苏轼在诗中连用二典的意思,应当是说:期待我们再见面时,要么身居朝中高位,要么就已经修成了神仙。
二、苏轼和陈季常父子因为“河东狮吼”的典故,所以在普通人印象中的陈季长,是一个长得比较猥琐的中年男。但是事实上,看过陈季常的传记以后,你会发现,他是一位豪富的侠客少年。
陈季常与苏轼相识的时候较早,当年苏轼在凤翔任签判时候就见过他。不过,因为季常的父亲陈公弼与苏轼不和,所以两人没有深交。
苏轼于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被朝廷外放到凤翔当官,职务大致相当于一个市委秘书。此前,他因参加科考而名列前茅,被誉为“百年一遇”的人才。
所以他到地方上历练时,巴结他的人非常多,凤翔府的同僚都称他为“苏贤良”。“贤良”这个称谓,本来不是年轻后辈担当得起的,但是苏轼也坦然接受了。
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苏轼的同乡长者陈公弼调到凤翔当知府,刚好是苏轼的上司。陈公弼一听到有人叫苏轼“苏贤良”,就把叫的人打了一顿板子。
当时的苏轼还不满三十岁,心气比较高,所以他心里很不服气,所以就采取了“不合作”的策略。于是凤翔府过中元节搞聚会,他就故意不去参加。
结果陈公弼对他是不依不饶,直接罚了他八斤铜。苏轼对陈公弼那是恨得牙痒痒,后来在替他作《凌虚台记》的时候,也颇有怨言。
苏轼还写信把这事告诉了弟弟苏辙,苏辙编了一个神仙故事写进了《龙川略志》,把陈公弼写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赃官,最后死于因果报应。
没想到,后来陈公弼竟然真的是因为贪污被罢官。不过奇怪的是,他贪污的只是一瓶“公用的酒”,于是最后抑郁而死。堂堂知府竟然因为一瓶酒被罢官,这件事只能说是太奇葩了。
因为陈公弼死得太过离奇了,有人认为:这件事是欧阳修看了苏辙写的神仙故事后,得知苏轼与陈公弼不合,于是设法帮苏轼出气。
后来,苏轼的政敌又把他弄去了黄州,想要借陈公弼的儿子陈季常之手除掉他,这应该是小说家言了。总之,经历过“乌台诗案”的打击后,苏轼慢慢地懂得了一些为官做人的道理。
知道为人不可以锋芒太露,再加上在黄州,他遇到了已经处于半隐居状态的陈季常,二人成了好友,苏轼才意识到,自己从前误会了陈公弼。
陈季常为人仗义疏财,他在青年时代以前一心想要当侠客。年纪比较大了才开始做学问,但是运气不好,未能出仕,后来开始跑去学人修仙。
苏轼在黄州时老邀陈季常去喝酒,有一次为了请陈季常喝酒,他还写了一首长诗,把陈季常比成西汉王侯陈遵,那诗的第一句就是“孟公好饮宁论斗,醉后关门防客走”。
陈遵字孟公,他好酒如刘伶,性格非常豪爽。一旦喝酒喝高了,马上就推车把门给塞死,不许客人逃走,非得把大家伙一块儿喝到醉得不行不可。
苏轼在给陈季常作传的时候,说他在洛阳的宅院“壮丽与公侯等”,并且在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不过,陈季常后来为了“当神仙”,抛弃了洛阳、河北等地的豪宅。
然后,带着一大群妻妾和奴仆跑到山里去隐居,住庵堂,吃素食。时常还戴着一顶特别搞笑的,像方形房屋一样的帽子。于是,后来他的号就成了“方山子”。
不过,陈季常的修道之心不诚。他去修道,还带着一大帮妻妾和奴仆。嘴上说要吃素,看到苏轼去了,马上又想*鸡宰鸭来款待。苏轼赶紧劝阻说:我也开始吃素了,千万不要*生。
结语苏轼生性旷达,在民间传说中,有很多关于他的幽默故事。比如他和佛印的故事,他和弟子秦观,以及他和苏小妹的故事等等。
以前在看到这些民间传说、故事的时候,以为这是百姓爱戴他,故意编的故事来说笑。现在才知道,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要离开黄州到常州去隐居,陈季常非要去送行。苏轼就劝他不要远送,结果他非要送到庐山才罢休。
陈季常的深情厚谊,让苏轼感到非常“为难”,于是他在《偶题》中说:“惟陈季常不肯去,要至庐山而返,若为山神留住,必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