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没有回避陪审团制度的弊端,确实有着带着有色眼镜的人成为了陪审员,而且还有的人摆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只想着随便表决一下就走人。
甚至还有人在开庭之前就对案件有着自己强烈的看法,不管证据是什么,都不影响他最开始的决定。
就这么一群不想动脑的人,他们各自所做的判断肯定是有差错的。
但是,只要有一个人能够利用自己的常识认真分析并且能带动讨论,陪审团可能就会起到强大的作用。
8号陪审员认为大家完全没有经过一番思考和探讨就直接下了结论,直接给一个18岁少年定罪,俗话说人命关天,这么做实在是过于草率了。
不少人都觉得,快点结束,免得浪费时间。
但其实,不经过讨论就结束,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陪审团经过长时间的听审,难道就只是根据表面的事实敷衍了事?这样不如改名叫“陪跑团”更加合适。
8号应当是意识到自己不能白跑一趟,而且他发现嫌犯少年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就算真的*了人,也是情有可原,法律不外乎人情,为什么就不能从男孩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案件,或许当中还有些隐情是警察和律师都没发现的呢?
在8号的坚持之下,剧情一鼓作气地进行。
通常电影会略去不必要的部分,然而在12个人陆续进入房间后,电影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开始1:1地转动。
敢这么做,说明故事的内容没有一分钟的多余。
从8号提出“无罪”开始,电影就像是一场本是实力悬殊的对决,变成了一场全程绷紧,超级大逆转的竞技比赛。
只不过竞技的方式是,吵架。
他要和11个认为“有罪”的陪审员进行“对抗”。这场斗争,可以看作是是维护美国司法尊严的一场战斗,是陪审团制度是否有利的一次证明。
影片略去了审讯的过程,直接来到了陪审团判决,通过陪审员们的描述,这宗少年*人案逐渐地浮现在观众的眼前,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挖出,少年是否真的*了父亲,这个悬念被越放越大。
所以从某种角度说,《十二怒汉》也是一部悬疑片。
讲真,如果只是单纯探案,12个陪审员最后通过各种细节找出了的真相,这部“律政悬疑片”并不一定能成为一部电影教科书。
影片被后世不断模仿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剧情在探索案情的同时,还成功鬼斧神工地塑造了12个角色。
每个人的台词,动作,眼神,无不透露着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1号是位学校里的橄榄球教练,他没有表述太多自己的观点,不过身为会议主持人,每次在会议陷入僵局的时刻,他都能站出来主持大局。他总是能保持一个相对冷静理智的状态,态度相对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