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未开播就已经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和关注。
能从一众少男少女的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这档综艺节目也是很“神奇”:参加节目的选手都是出道已久的艺人,年龄最大的已过半百,最小的也已经而立,就连“制作人”,都是不惑之年。
以阅历和资历来说,参加者都已经不是新人。这些成熟艺人洗去铅华,重新进入“大逃*”,势必引来大批观众的围观。
“姐姐”中的不少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真人秀,不论是才艺节目、旅游节目,甚至相亲节目,都可以看到不少人的身影。在这些真人秀中,她们也已经展现了跟以往银幕上不同的特质,吸引了不少观众。
为什么观众会喜欢看真人秀,哪些人会在真人秀中脱颖而出,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有所发现。
真人秀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电视节目类型。因为迅速地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讨论,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们把真人秀的观众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看“秀”,另一种是看“真人”。
看“秀”的观众,就是把节目当成了戏剧的延伸,是以看戏的角度来看节目中的人物和发展。观众会对人物产生同情、同理,就像看电视剧或者电影一样。
所谓“人设”,就像剧本或者小说里的人物性格一样,用一张张“脸谱”突出人物的某方面特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人物就“立起来”了。
而另一种“看真人”的观众,则是受到“偷窥他人”的动机驱动,想看到别人最隐私、最尴尬的时刻。为了满足观众们的不同需要,真人秀会设计困难情景,或者故意煽情,甚至安排剧本操控局面,不仅爆发出“戏剧张力”,身处其中的人也会有意无意地暴露自己不为人知的面貌和秘密。
但心理学研究发现,“看人笑话”并不能提高观看节目的娱乐性。在一项以色列的研究中,研究者对183名观众进行了采访,询问了他们对于12个不同类型真人秀(包括技能秀、职业体验秀、旅行秀等等)的观看习惯、态度,以及参与意愿(愿不愿意自己或者家庭成员参与节目)。
结果发现,喜欢节目的人更愿意参加真人秀,并且相比自己,更希望家人参加,愿意自我袒露的人也更愿意参与真人秀。他们并不愿意自己或者家人被“公开受辱”,但是仍然愿意参加,这说明,“看人受辱”并不是人们选择观看真人秀的主要动机。
这个结果似乎没什么特别:《乘风破浪的姐姐》里不少参加者都是“秀粉”,看过不少选秀节目,更有些人以“口直心快”而闻名,不少人也参加过其他真人秀节目,愿意与观众进行分享。但是作为出道挺久的“成熟艺人”,再去参加需要严格训练、受人评价、成王败寇的竞演类真人秀,就需要更大的勇气了。
在真人秀里,“选秀”节目是一大类,主要形式是通过展示才艺、评选(观众或者评委),决出最后的优胜。
我国的选秀节目最早是“素人”选秀为主,普通人为了展现才能、获得认可,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参加选秀节目。对于传统选秀节目,参加选秀的都是普通人,人们容易在他们身上找到共鸣,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明星。
选秀可以带给观众什么满足呢?
对于美国大学生的调查发现,那些看电视节目多的人,在自恋问卷上得分更高,而在15种不同类型电视节目中,自恋得分高的人更爱看真人秀。
另一项研究则研究了真人秀观众的动机倾向,看重地位的人更喜欢看真人秀、也更喜欢真优秀。他们喜欢真人秀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比真人秀里的人更好(地位更高),而由于真人秀里都是“普通人”,也让自己有种“好过平均”的优越感。第二种可能是选手和自己差不多,当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在电视上实现梦想,就好像自己也能实现梦想一样。
近些年来,“选秀”或者“竞演”节目不少是已经出道甚至已经成名的艺人参加。他们参加竞演类真人秀的动机,有些也跟素人类似,比如展示(不同的)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获得更多机会等等。而相比素人,他们可能有着更大的心理负担:如何“撕掉标签”,让观众看到自己私下甚至尴尬的一面,以及如何面对失败。
有人就曾比较了不同文化中评委的评语,结果可能与人们的印象不同:英国和美国节目的评委对选手的夸奖更多,而中国台湾选秀节目的评委更为严厉、批评更多。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和不同文化中的“权力距离”有关。
所谓“权力距离”,是指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之间,所掌握的权利多少的差异。在中国,“尊卑”意识是非常显著的,而在西方国家则相对平等。在选秀中,“评委是刀俎、选手是鱼肉”,评委处在权力等级的高处,可以睥睨处于低处的选手们,掌握着权威,可以控制选手的成败。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评委和选手有着更大的鸿沟,相对地位更高。
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观众会热衷于投票:在选秀节目观众投票的设定下,普通人也获得了“判官”的地位,有了权力感和控制感,这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也因而带给观众更大的满足。由于依靠大众投票,“拉票”能力也至关重要。
一项基于以色列选秀节目“一个明星的诞生”进行的研究就发现,选手的社会网络是取胜的关键。这项研究首先进行了理论上的获胜模型分析,指出选手社会网络的紧密程度、总体社会地位、群体共享的获胜利益均与获胜概率有关。而基于真实数据,则发现选手来自较大的少数族裔、来自年轻人口多的大城市、处于大城市的中下层,这些因素都会增加选手的获胜的几率。
对于成熟艺人来说,观众们已经形成了固有印象,“拉票”会与“素人选手”有所不同。观众投票时,前期的刻板印象或者是舆论会大大影响观众对于表演本身的判断。
有人就研究过网上的评论对观众支持的影响:无论外界或者观众个体,负面的网络评语都会降低节目的支持度,还会降低自己对于节目的喜好。“撕掉标签”可能并不被人“买账”,还可能会被当成炒作、噱头等等,吸引很多负面的评价,不仅增加姐姐们的心理压力,也在客观上增加“突围”的难度。
很多人将“真人秀”当成一种社交的机会:可以当成谈话的由头和内容,也可以借机表现自己的观点(无论是为了“从众”附和他人,还是为了表现“独特性”而特立独行),还可以相约一起看节目当成社交的场合。这些“社交”元素,也会使人们更容易议论节目,也就更容易受到风评的影响。
既然有选择、有优胜,就有淘汰和失败。面对失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有人研究过没有通过《美国偶像》初试的人们如何来面对失败,总结出了几个办法:一是宣泄情绪;二是降低节目对自己的重要性;三是降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四是寻找新的机会。有些人甚至不会把自己曾经试镜的消息告诉别人,以便保住面子。
但对于“姐姐们”,节目早早就官宣参赛的“姐姐们”,她们也纷纷表示“节目对自己很重要”,在预热阶段就有路透显示姐姐们练习有多努力和辛苦,可见姐姐们都是有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更是采取了行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因为参加节目而会带来的机会对于姐姐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姐姐们乘风破浪而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