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扎心,一点也不比剧情里少。
崔女士,47岁,婚龄25年,隐忍了丈夫出轨7年、遭到丈夫和小三的当面打击后,她起诉离婚了。
崔女士和丈夫本是贫贱夫妻,结婚时因为丈夫家兄弟多、经济窘迫,连毛坯婚房都没有,只借宿在当时农村的牛棚而已。
可崔女士看中丈夫是大专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婚后,崔女士既不让丈夫做家务,也舍不得丈夫务农,让丈夫一心琢磨创业致富,自己顾家,生儿育女,照顾老人。
“那时候,家里没有自来水,都要到村中央水塔处去担水,每天早上担一瓮,全家吃一天。别人家都是男人去挑水,只有我家,一年四季都是我去挑水。有一次,冬天去挑水,踩在冰上,摔成骨裂;还有一次,下雨天挑水,摔了一跤,将正怀着的三个月的孩子流产了。”提起往事,崔女士不禁落泪。
可丈夫对家里的事从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忙生产、跑订单,即便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也不会去挑一担水,不会起床做一顿饭。
哪怕不知事的孩子拉尿在他的枕头边,他也仍能蒙头大睡,事不关己一般。
可即便如此,崔女士是幸福的,因为在外人眼中,她嫁了一个有本事、有头脑、见过世面、能挣钱的男人,而崔女士的省吃俭用、盘算长远也为人称道。
崔女士一家是村里最先装上太阳能和浴盆的、最先在村里盖起二层小洋楼的。
可崔女士并不满足于这些享受,她的一儿一女成绩优异,可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她想让儿女到城市读书,于是就和丈夫商量迁居城市。
初到城市的近十年里,丈夫的事业不景气、老人生病、孩子读书,着实困难。
孩子在学校住宿,崔女士就和丈夫四处租房。
没有生意的日子里,丈夫除了抽烟、酗酒、睡大觉,就是埋怨崔女士不知足。
而陈女士则实际的多,她收购一辆二手三轮车,开始了自己的小本经营。
十年里,她卖过馄饨、摊过煎饼果子、蒸过包子、卖过馒头,在丈夫几乎没有收入的日子里,家庭开销、孩子上学、孝顺老人的费用,都是她推着小三轮车,沿街叫卖挣来的。
可丈夫除了脾气见长,还一直嫌弃她做的小生意太丢人。
崔女士回忆,有一次,她被城管刁难,要没收她的三轮车,她打电话给丈夫,丈夫非但不去帮忙,反而气急败坏,怪她吵了自己的早觉。
还有一次,冬天的早晨,崔女士出摊儿,天还没有亮,有一个男人,在崔女士摊位的对面,言语粗俗,动作不雅地猥亵崔女士,她觉得又急又羞又害怕。
第二天,女士就想让丈夫去陪自己一会儿,到天亮就好,可丈夫却讽刺道:“谁会看上你?再说了,你不理他,不就完了?”
还有一次,雨天路滑的早晨,崔女士骑着三轮车,一不小心翻了车,她打电话给丈夫求助,谁知丈夫张口就骂她不小心,也拒绝帮忙。
当崔女士将摔脏了的几屉包子带回家,丈夫拒绝吃,每顿都是自己买来酒、菜开小灶。
而那几屉包子,崔女士吃了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