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创作主旋律电影时,很多创作者会将宏大叙事作为电影创作的主要范式,电影的叙事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视角,这样就会进一步削弱主旋律电影的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主旋律电影的叙事风格逐渐发生变化。创作者更加尊重电影规律,在创作过程中回归电影本体层面来展开叙事。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时期的主旋律电影,新主旋律电影这一概念正式诞生。在创作这一类型的电影时,除了要遵循主流价值观之外,创作者还要运用更加灵活的创作手法,融入恰当的商业化与娱乐化元素。为了更好地与传统主旋律电影加以区分,创作者要选择更加广泛的题材和多元化叙事手段,同时要保证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新时代精神。
新主旋律电影的叙事分析
(一)因果关系设计
在新主旋律电影中,创作者会利用不同角色创造出一种因果关系。比如《回乡之路》中的角色均是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具有很大反差。创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方式讲述故事,男主角乔树林虽然充满浓厚的“搞笑”元素,但却拥有强大的内心。创作者在叙事时主要通过角色引出事件,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性格特征,然后进一步展示出影片中的因果关系。一开始,乔树林给观众的印象比较浮夸,比如戴着墨镜和大金表、积极与带货主播拉近关系等。
从这些细节上,观众很容易判定乔树林是一个装模作样、土里土气的暴发户。随着影片情节的不断推进,剧情开始发生变化,观众从小男孩朴实的作文中感受到乔树林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导演以反转的方式为观众展示了主人公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怀,并通过不同的细节和行动向人们展示这一小人物所具备的高尚情操。比如,尽管乔树林看上去很浮夸,但他的目的是要顺利获得赞助资金,这样就能帮助治理沙尘。通过这种叙事手法,观众会对剧情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在这样的叙事系统中,主人公乔树林的形象也变得更加丰满。由此可见,在这部新主旋律电影中,创作者将角色的塑造与因果关系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展示出影片的鲜明主题,而且还能使观众感受到创作者的匠心。
(二)叙事视角与叙述者
在影片中,创作者为了达到某种特定效果,会选择叙述这一方式展示具体内容。其中,叙述视角不同,叙述者也不同,若将二者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比如在《神笔马亮》中,导演采用全知叙述的方式为观众展示事件的真相:马亮最终选择了扶贫,而非出国留学。通过这一叙事视角不仅为后续的角色冲突留下伏笔,还能使观众感受到马亮的高尚情怀。影片中也不乏幽默的片段,观众通过这些幽默元素与独特的叙事方式,进而对后续剧情发展充满期待。
创作者在创作新主旋律电影时会更加重视对小人物形象的塑造,保证人物更接地气且充满时代气息。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创作者所选择的叙事主体均为小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小人物无处不在,观众通过观看电影就能产生一定的代入感,同时更能感受到电影角色的人格魅力。创作者利用短视频展对叙述者进行突出展示,各个角色在短视频中会充分展示出其自身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北京好人》中的主人公张北京虽然一开始存在一定的私心,但他最终还是为了表舅的健康而放弃买车,使表舅顺利获得治疗。影片中所展示的小人物的纠结与徘徊不仅可以令许多人感同身受,而且还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叙事主体来看,新主旋律电影所包含的艺术元素和生活元素比较多,但并不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得益于创作者的深入挖掘,不断了解平凡人物的点点滴滴,同时还能通过小人物展现我国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新主旋律电影的叙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