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首播于2000年的刑侦剧,在不经意间得知后就一直萦绕在脑海。
导演是高群书,拍过《征服》,其特点在我看来就是极其会选演员,拍摄手法极其真实好看。
在豆瓣上这部剧的评分为8.8,在我看来,再多给1分都不为过。
刚看片头第一个镜头时就被震撼到:柏杉扮演的(在剧中扮演一个家暴男)暴虐男被一个年轻人用哑铃一砸,脑后血花四溅的场景实在是让人喟叹。
21集的剧,均取材于发生在石家庄的真实案例。节奏紧凑,前面平均两集一个案子,后面是一集一个案子。
之所以喜欢这部剧,主要就在于其真实性。
整部剧的结构为先在看守所里采访真实的罪犯,让他们叙述自己的故事。
之后再通过题记引入,由演员把每个人的故事演绎出来,最后再加上所判的刑罚。
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每个故事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在多数人的观念里,只要谈到命案罪犯就会觉得是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死有余辜。
可在这部剧里,看到的却完全不是这样。
正如片头语所说:
“这些命案的制造者都是一些普通人。都像我们每天朝夕相处的邻居、同事、夫妻、朋友一样,没有险恶的用心,没有处心积虑的计谋,也没有平常意义上我们对*人犯的那种认识。譬如、心狠手辣等等。甚至每一个*人者都坚决否认自己是*人犯。”
这里面的罪犯有工厂工人,也有出租车司机,还有正在上学的学生,条件最好的也不过是有学历的生意人。换句话说,没有一个是职业罪犯。
在这13起案子当中,只有2起是女性因为家暴而*人。其余则都是主观原因所导致。
这不仅纠正了我们传统的认知,告诉我们罪犯不一定就是残暴的,要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去面对这些案犯。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不要欺负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