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盛老太太告诫明兰,哪怕是再卑微的下人犯了错,也要记得“穷寇勿追”的道理。
在很多剧中,这个细节,可能会用来彰显主角的宽容和大度。
可《知否》却直接说明,这并不是一种劝人向善的好品质,而是在揣摩人心之后,必然要学会的一种自保方式。
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把一个人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他肯定会拼命自保,而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所以,放过他人,其实也是放过自己。
而在《繁城之下》中,类似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哪怕是白宇帆和宁理饰演的两位主角,也绝非寻常电视剧中,那些没有一点道德瑕疵的角色。
他们都曾在现实的逼迫下,做出过一些违背道义的事情,但若不做此选择,等待他们的,必然会是更大的悲剧。
这种站在中立的角度,尽量客观地去展现,人在具体的生存状态下,所做出的“善恶”抉择,远比一以贯之的正确选择,要更加触及人心。
其实,单从剧名来看,有心的观众就能感知到,这部剧想揭露的是,看上去繁华的表面,背后所掩盖的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随着一个又一个被害人的身亡,我们也逐渐看到了,那些生前饱受各种赞誉的死者,也未尝不是“罪有应得”。
而这部剧想说明的,或许就是,善不一定能胜过恶,但要想在那个善恶交织的世道里长久立足,就一定要明白,人性和世界都不是非黑即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