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图)
如果说最近有什么歌,活跃在每一个视频平台,包揽了大人和小孩的歌单,从五岁到五十岁,听到第一句,就能条件反射般接上第二句,那一定就是陈奕迅的《孤勇者》。
这首歌是游戏《英雄联盟》衍生动画的中文主题曲,配合剧情背景,带着一种悲壮和励志的复杂气质,于2021年底正式发布。游戏很火,但动画并未大火,所以当时,《孤勇者》主要在游戏玩家的群体里流行。
谁都没想到的是,在半年之后,这首歌的受众从电竞圈来到了幼儿园。有网友调侃道,陈奕迅估计也没料到自己唱了首儿歌。
毫无疑问,这首歌要表达的意思相对沉重,甚至带着成年人生活的真实和苦涩,小孩们并不能领会歌词的深意。那么,《孤勇者》是怎么变成一首儿歌的,背后的逻辑离谱之中带着一点靠谱。
现在流行用《孤勇者》对暗号?
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经常刷到小孩子在教室,在家里,在地铁,大声哼唱《孤勇者》的视频。不夸张地说,从六一儿童节开始,到最近的中小学毕业典礼,这首歌几乎承包了每一个10后参加的文艺演出,甚至在幼儿园,也是“人均会唱”的水平。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以前搭讪小朋友的方式是“来给你个吃的”,现在搭讪小朋友的方式是“爱你孤身走暗巷”。其实这一句是《孤勇者》的歌词,据说小学生听到之后,会顺着调子坚持把歌唱完。
结果有“社牛”真的到街上尝试了,他在等待红灯时成功与小学生对上暗号,收获了一首完整的《孤勇者》。
《孤勇者》的走红同样影响着有孩子的家庭。有年轻的爸妈在网上抱怨,说自家小孩要求学会这首歌,因为班里同学都会唱了。也有爸妈借此机会,找到了奖励小孩的新方法:作业写得好就可以听两遍《孤勇者》。
总的来说,大家对这种不按套路又出圈的走红方式,都很感到意外。
不少年轻人表示,虽然这首歌我很喜欢,但我看不懂,为什么小孩子们也会喜欢这首歌。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关于儿歌的记忆,大都是简单又生活化,朗朗上口的,比如“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卖报歌》),或者是“别考个鸭蛋抱回家”(《数鸭子》)这样的。
而唱着“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的《孤勇者》显然不具备这些特征。
除了在歌词上的呈现方式不太利于儿童进行理解和表达,《孤勇者》的旋律在演唱方面也颇有难度。这首歌调不算高,但难就难在,唱的时候要在低音区保持旋律的完整,处理好断句和换气的位置,以及在沉稳中展现出爆发力。
在近期的音乐类综艺节目《闪光的乐队》和《乘风破浪第三季》中,有专业歌手尝试改编和翻唱了这首歌,效果并没有达到观众预期中的好。
何况小孩子们的嗓门普遍比较高,想唱这种低音多,旋律起伏不大,亟需通过情感进行烘托的歌,根本就像是离开舒适圈十万八千里,在雷区反复蹦迪。有意思的是,尽管唱《孤勇者》困难重重,他们还是乐此不疲。
(视觉中国/图)
代代唱儿歌,代代有不同
当我们试图探寻《孤勇者》为什么会成为儿歌的时候,从创作目的出发,会发现一个规律:它来自动画片。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流行的那些儿歌,是不是常常会跟一个个动画人物,一部部动画片,联系在一起。比如80后的《黑猫警长》《葫芦娃》《灌篮高手》,90后的《哆啦A梦》《蓝猫淘气三千问》《迪迦奥特曼》,00后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冰雪奇缘》等等,这些儿歌的走红与动画片的卖座不无关系。
不过这些年出现的变化在于,动画片的受众越来越多地从儿童向大人转移,无论是故事情节的核心设计,还是主题歌曲的选择,都出现了“去低龄化”的趋势。
就用几年前火遍大街小巷的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作为例子,在这个故事里,公主不再是等待拯救的角色,她拯救了妹妹,让不怀好意的王子滚蛋。这种情节对于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新鲜的体验。
而《冰雪奇缘》主题曲《Letitgo》,更是让旋律在高音区逐段攀升,反复轰炸,达到流行歌手也不敢轻易挑战的难度。但是,无论是英文的原版歌词还是困难的高音,也都没有影响到小孩对这首歌的喜欢。
既然提到英文,这里出现了当下儿歌发展的另一个趋势特点:没那么重视歌词。
据观察,很多小孩唱《孤勇者》或者《Letitgo》的时候,发音和咬字并不是那么地准确,有时候难唱的句段干脆跳开不唱,反复哼唱最上头的几句。所以说,他们之所以喜欢这些歌,不一定跟歌曲本身表达的涵义有关。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氛围,当他们感受到了一首歌的氛围,并且从心底里产生共鸣的时候,这首歌就有可能成为儿歌。
也有人认为,《孤勇者》在儿童群体中的流行,是因为中二之魂烧到了人类幼崽的身上,因为前不久他们疯狂追捧的《逆战》,同样让大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让我们荡起双桨”也好,“爱你孤身走暗巷”也好,音乐审美本来就是个人的,只要是健康向上、正面导向的歌曲,小孩们喜欢选择哪一首作为儿歌,都问题不大。在这一方面,10后们确实比我们做得更好,走得更前。
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