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肘底捶的打法,太极拳十大捶法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5-24 20:58:51

近来,有网友反映,从杨式大架85式中找不到劲感,或从85式大架从练习发劲不知从何着手。其实,85式大架就是37个基本势子不断重复,只要掌握了37个基本势子的劲意所在,以后练习85式大架就不会找不到劲感了。所以,我思考了一下,决定把张老先生所传杨式太极劲意引导心法拿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一下。

据张老头说,此心法曾为杨家太极不传外传的东西,非正式入门的弟子不授(但回想张老先生也没正式拜入杨家啊,他居然学到了这些心法,汗一个先),适合刚学会架子和刚练发劲学生学习。这37路心法其实就是引导法,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找到了太极劲的门路,发劲已成自然的高手们完全不用看这些心法,初学者们可以一起参考一下。

其实,这些东西并不复杂,对于会架子的人来说,其实都很简单,只是尽快让人找到劲感的一种训练方法,杨式太极的训练,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有法到无法,因此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从有形到无形,从有法到无法。只要学习者通过这些方法找到劲感以后,举手投足就可以发劲后,就可以完全不管这此方法。

太极拳肘底捶的打法,太极拳十大捶法(1)

在杨式太极训练体系里面,引导方法还很多,这种引导方法并不是太极本身,而是让人尽快达到每个不同阶段的教训目的而使用的训练工具。如果缺少这些训练工具,很多人都会长期处在门外,不能长功,没有进步,所以才产生了“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是错的,是训练方法不正确、不分层、不系统的结果,如果训练方法得当,三年时间已经可以出功夫,进行散打了。

一、预备势

此势动作我就不再多说了,大家都会,主要就是全身按“十要”要求站立,双手上抬后又按下,一起一落而已。其劲意心法如下:

⒈两腕上棚:两手食指往地下一指,然后意想十指尖往回找手心(想象十指尖回够手心),同时意想脚趾往回找脚心,则两腕自然领两臂上棚,自然产生上棚劲,当两臂棚与肩高,则把意念放到劳营穴,两手自然不再抬高,也不下落,自然而然。

⒉两掌下采:意念由两手心转两手背,两臂自然舒展下落,当落至45度时,意念转到肘尖,两肘自然向后平拉。然后意念转到肩头,则身体如坐电梯垂直下降,两脚趾舒展,脚心贴地,则自然产生沉采劲。

二、揽雀尾

⒈左棚式

⑴左抱七星:抱七星就是棚式未形成之前那个似抱球、非抱球的动作,杨式太极七星是指头、肩、肘、跨、膝、足七个部位,左抱七星的意思就是以右脚为实脚,左肩与右跨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手心与右脚心相合。总之,就是虚脚一侧全往实脚一侧合。此势意想后手找前脚,则前手自然产生棚劲。

⑵左手前棚:作动就不作我多说了,劲意就是眼神先走,鼻尖找前脚大趾,前手追眼神,后手追前手,而棚劲自然发出。

⒉右棚式

意劲与左棚式相同,就是左右相反,你们自已试验吧,我就不多说了。呵呵。

⑶捋式

动作非常简单,我就不多说了,意在尾闾找后脚跟,意想右脚趾向前延长,自然就产生了捋劲。

⑷挤式

动作不说了,意想前脚底之涌泉往回找你背部的正中心(从身从找,用意念找),两处信息一通,则挤劲自然生产。

⑸按式

后坐时,意想两脚外踝处放松膨大,则自然产生分捋劲。前按时,两手背中心正对两肩部中心,意注肩部中心点,意想肩部中心放松膨大,直落手背之上,自然产生前按劲。

三、单鞭

⒈双掌平捋:

捋劲食指划眉梢,意想左后食指从右眉梢划到左眉梢,右手追左后,平捋之劲自然产生,反之也就这样。

⒉右掌前按:

动作不多说,右掌背中心与右肩中心成水平,意想右肩中心放松前膨,则右掌自然产生按劲。

⒊右掌变勾:

动作不多说,左脚松透,意想右腰右移,则右臂自然产生棚劲。

⒋左掌平按:

动作不多说,意想左手从右脚跟起,经右脚外侧、大趾、到左脚大趾、小趾,每经一个时空点都有发劲,共可先后发出棚、捋、挤、按四正劲,最终将对方发放出去。

四、提手上势

⒈合手转身:动作不说,意识中右肩中部从背后去找左侧跨根,身体自然从左向右转。

⒉右臂前挤:意想右脚慢慢平落,则产生挤劲。

⒊右掌上棚:想象左掌下按,则右掌自然提起,右掌似握一小气球,侧右腕部自然产生棚劲。

五、白鹤亮翅

⒈右臂打挤:意想前腿膝关节找两手交叉点则产生挤劲。

⒉虚步亮掌:右手中指指天,左手中指指地,意念中鼻尖找肚脐,则两手背均产生棚劲。

六、搂膝坳步

⒈转身右棚:身体右转,左脚松净,右手自然产生后棚劲。

⒉右掌前按:意想左手心摸右脚跟,则右掌自然产生前按劲。

七、手挥琶琶:

⒈右掌回采:意想尾闾往后脚跟上座实,左脚大趾趴地,右手大指尖找心窝,眼神往远处看,则右手自然回采。

⒉左掌前棚:意想后手找前腿,则左掌自然产生棚劲。

⒊左掌上棚:意想右脚中指抠地(不是真抠,有意无形),则左手中指尖产生点棚劲。鼻尖与左脚大趾对正,意想左脚大趾则右手产生拿劲。

八、进步搬拦锤

⒈进步右搬:走内外三合,即肘找膝、肩找跨、手找脚,来回互找,则右搬拦劲自然产生。

⒉进步左拦:意想右拳往左外踝骨后搬,则左掌自然产生拦劲。

⒊右拳前击:鼻尖找前脚大趾尖,右拳打前脚上方,尾闾骨对正后脚跟,如此劲势不可挡。

九、如封似闭:

⒈两掌分开:意想两脚外踝骨,则两掌产生分捋劲.

⒉两掌前按:两掌背中心正对两肩中心,意注两肩中心,两掌前按劲产生。

十、十字手:

⒈身体右转:意想右肩中部从背后找左脚根,则身体自然右转。

⒉两掌横分:意想两腿外侧,则右肘产生沉劲。

⒊两掌上棚:意想右手找左脚、左手找右脚,则上棚劲自然产生。

十一、抱虎归山:

⒈转身按掌:身体右转,右脚迈出后,意想鼻尖对正右脚大趾,意想右脚大趾,则左掌前按劲产生。

⒉其余动作和揽雀尾一样,请参考请二势揽雀尾。

十二、肘底锤:

⒈双掌平捋:捋劲食指划眉梢,意想左后食指从右眉梢划到左眉梢,右手追左后,平捋之劲自然产生,反之也就这样。

⒉右掌前按:右掌背中心与右肩中心成水平,意想右肩中心放松前膨,则右掌自然产生按劲

⒊双掌左棚:眼神先走,意想鼻尖找左脚尖,左手追眼神,右手追左手,则双手棚劲产生。

⒋左掌下捋:意想鼻尖找左膝,眼往远处,则左掌产生下捋按压劲。

⒌跟步提拳:右腿跟步,意右脚找左手,则左掌上棚。意想左脚大趾则右拳上提,从左肘侧下冲出。

十三、倒卷肱

⒈右掌反挤:意想右肩中部从背后找左脚跟,侧自体自然右转。意念注于背后命门(肚脐在在背后的穿透对应点),侧右掌自然产生反挤劲。

⒉右掌前按:意想左肩中部从身后去找右腿跨根,则气贯右手指梢。

十四、斜飞式

⒈双手抱球:想在左手向右后划弧,则右掌产生下捋劲。

⒉右脚前伸:右手指尖往左后下方舒伸,则右脚自动伸出。

⒊右肩右靠:意在手臂外侧相分,且意想两臂无限延伸,则产生靠劲。

十五、海底针

⒈右掌上棚:跟步,左脚松净,则右掌回抽产生棚劲。

⒉右掌下指:意想从右手小指外则开始,沿手臂外侧放松到肘尖,经肘尖放松到腋下,而右掌自然产生沉采劲。

十六、扇通背

⒈双臂上棚:从肩部中间开始放松,意想沿肩中部到肘弯外侧,直到食指尖,边放松边产生上挑的劲力。从后往前想,根节、中节、梢节,节节贯穿,就要以把人给挑起来。

⒉左掌前按:意想腰部命门穴,则两手产生上架劲。

十七、撇身锤

⒈左手上棚:意想尾闾对准左脚跟跟,眼神往右上看,则身体旋转自如,发劲得心应手。

⒉右拳下采:意想尾闾对准后脚跟,则右肘自采产生下采沉劲。

⒊进步右搬:走内外三合,即肘找膝、肩找跨、手找脚,来回互找,则往右搬劲自然产生。

⒋左掌前伸:意想右拳从身后向左脚跟搬,鼻尖找前脚大趾尖,则左掌前按劲自然产生。

⒌后坐出拳:身体后座,意想尾闾对正后脚跟,左肩中心从背后找右跨根,右脚向前无限延长,右肘追赶虚拟中无限伸长的前脚,则右拳可发出强烈劲力。

十八、云手

⒈左掌下捋:意想右脚板内侧大鱼际处,则左掌产生下捋劲。

⒉左掌平按:意想左肩中部从背后找右外侧大腿根(跳环),由左掌产生由右往上往左的平按劲。

⒊右掌平按:意想右肩中部从背后找左外侧大腿根(跳环),由右掌产生由左往上往右的平按劲。

十九、高探马

⒈两掌虚合:意想左臂旋转曲肘收回化粘连引带捋劲,与右掌舒伸转功为守成为相反相成之劲。

⒉右掌前伸:意想左大腿外侧根部(跳环)向左脚外踝骨松落,则右手自然产生挤、按、肘合劲。

二十、分脚(以右分脚为例、左分脚与其方向相反)

⒈右掌回捋:意想尾闾找右脚跟,则右掌产生回捋劲。

⒉双掌左棚:意想右外侧大腿根(跳环)往右脚外踝上方松落,则两掌产生外棚劲。

⒊两掌虚合:右手五个指手对准左脚五个脚趾,意想左脚趾回找右手指,则右手指产生棚劲。

⒋两掌平分:意想左手中指无限延长,则劲贯右脚尖,可踢可点。右脚提起时,意想左侧实脚睾丸上提,可使右脚轻松提起而重心不乱。右脚分出时,意想右侧睾丸飞扬,则可轻松踢脚而重心不乱。

二十一、蹬脚(以转身左蹬脚为例)

⑴两掌相交:两腕交会于胸前,意想两脚内侧放松,让产生内合劲。

⑵提膝转身:意想左膝关节找右耳,则身体自然左转。

⑶两掌上举:意想两手高攀在一支横伸的树枝上,则左脚自然蓄劲。

⑸两臂平分:意想右手中指无限延伸,同时左睾丸飞扬,则左脚自然产生蹬力。

二十二、进步栽锤:

⑴右掌反挤:向右转身,左脚松净,意想背后命门放松则右手自然产生反挤劲。

⑵右拳下栽:意想左脚外踝骨反找右拳,则右拳产生强烈的栽击劲。

二十三、伏虎势:

⑴两掌回捋:意想左脚大趾根放松,则回捋劲产生。

⑵两拳并出:意想左拳小指侧放松膨大,则劲贯拳头。

二十四、双峰贯耳:

⑴两拳下采:意想肚脐收回,则两掌产生下采劲。

⑵两拳相对:鼻尖对正前脚大趾,意想前脚大趾,则两拳自然产生对击劲。

二十五:野马分鬃(以右野马分鬃为例)

⑴两手抱球:意想两手、肘、肩依次与两脚、膝、跨相合(注意,是左两手、肘、肩合右脚、膝、跨,而右手、肘、肩,合左脚、膝、跨,左右相合),则产生下采上托之劲。

⑵右手例靠:当右手背与左脚背上下相对时,意想左脚面(或感觉左脚蹬地,却蹬不着东西),则产生例劲。意想两手指梢无限延长则产生靠劲。

二十六:玉女穿梭(以单鞭结束后第一个玉女穿梭为例)

⑴两掌虚合:眼看右手指,右手指躲眼神则产生反拿劲

⑵左掌斜棚:意想右手背沿着左脚外侧至左脚面上方运行,则产生斜棚劲。

⑶右掌前按:意想左手心托顶,食指指尖稍回眉梢,则右掌产生前按劲。

二十七:下势

⑴左掌回捋:意想右脚内侧大趾根,则捋劲产生。

⑵左掌下行:意想左掌摸右膝,右膝躲左掌而生产排斥之感,则劲掼左手。

⑶棚臂起身:起身,意想右膝找左掌,则左掌产生斜棚劲。

二十八、金鸡独立

⑴左掌扣压:意注左脚内侧,则右手臂产生扣压劲。

⑵右掌上挑:意想左手根往下松落到地面(实际不可能,有意即可),则右手产生上挑劲。

二十九、转身白蛇吐信

⒈左手上棚:意想尾闾对准左脚跟跟,眼神往右上看,则身体旋转自如,发劲得心应手。

⒉右拳下采:意想尾闾对准后脚跟,则右肘自采产生下采沉劲。

⒊进步翻掌:走内外三合,即肘找膝、肩找跨、手找脚,意想后脚掌松贴地面,则往右掌自着劲翻出(整个白蛇吐信一式,仅此动与撇身锤不同)。

⒋左掌前伸:意想右拳从身后向左脚跟搬,鼻尖找前脚大趾尖,则左掌前按劲自然产生。

⒌后坐出拳:身体后座,意想尾闾对正后脚跟,左肩中心从背后找右跨根,右脚向前无限延长,右肘追赶虚拟中无限伸长的前脚,则右拳可发出强烈劲力。

三十、高探马带穿掌

⑴高探马式:此势前面几个动作与高探马完全一样,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⑵左掌上例:意想右脚蹬地,感觉蹬不着东西了,则左掌例劲出现。上例劲是前手与后脚相分产生,以脚为主。

三十一、十字脚(单摆莲)

⒈左掌右捋:眼神先走,向右后方看。“身为主、眼为先,眼神一走周身转”,意想左手食指右耳垂,如此身体转动非常灵活。

⒉右脚右摆:空胸拨背、收腹松腰、尾闾松垂、松胯坐实,则摆击得劲。

三十二、进步指档锤

⒈右掌反挤:左脚松透,意想背后命门微外凸,则右掌自然产生反挤劲。

⒉左掌搂膝:意想右指尖无限延长,则左手搂膝产生搬拦之劲。

⒊右拳指裆:意想鼻尖找前脚大脚趾,则右拳产生打击劲。

三十三、上步七星(张老先生因为方言发音,常常把上步七星说成上步骑鲸,想想鲸是什么巨大的东东,那玩艺能骑嘛?吓我一身汗。呵呵)

⒈右掌前棚:右勾手变掌前拓,意想全身放松,右掌心外凸(有意即可,别使劲凸),右掌前拓棚劲自然产生。

⒉两掌上棚:意想前脚尖向手腕交会点回勾,则两掌产生架撑劲。

三十四、退步跨虎

⒈撤步右挤:尾闾对正右脚脚后跟,侧两手自然产生向右的挤劲。

⒉左掌回采:意想右掌手与右脚心相合(实际不可能,有意即可),则左掌回勾产生采劲。

三十五、转身摆莲

⒈双掌右捋:眼神先走,手追眼神、身随肘转,神走意追则劲到。

⒉左脚低扫:空胸拨背、收腹松腰、尾闾松垂、松胯坐实、眼神先走、以身为主,则可扫脚得劲。

⒊双掌采沉:意想两脚外侧一线放松,则手臂产生劲力。

⒋右脚外摆:意想右侧睾丸非扬,则外摆腿自然来劲。

三十六、弯弓射虎

⒈两掌回捋:意想右脚内侧大趾根处,则产生回捋劲。

⒉两拳俱发:意想左拳回抽,则右拳产生发射劲。

三十七、收势

⒈双手下按:双手缓缓下按,意在小腹。

⒉两掌分落:两手分落于身体两侧,意想气归丹田。

太极拳肘底捶的打法,太极拳十大捶法(2)

附练功心法答疑指南

这些心法是已经学会架子,开始学发劲的人学习的,通过这些心法,可以较快找到劲感,帮助发劲练习。“务令沉著” “刻刻留心在腰间”,“变转虚实须留意”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则是不断练习的过程,就象练字中的许多要领一样, 需要永远注意。

什么是内劲?内劲其实是就是周身协调 杠杆原则 全身放松 正确用力而已。站桩可以,但站桩主要练习意识层面的东西,附带练腰腿,不建议初学者站,初学者连放松和发劲都没学会,刚开始学就站桩,反而会站出一身的僵劲和问题。在杨式太极中,站桩其实是较高层次的功法,是有发劲和简单推手以后才练的。

吴式的劲意心法是从杨式继承过去的,然后又创新发展的。

于瞿世镜说,将套路拆开,讲清每式身法、手法、步法。每式分为左右两式,反反复复练熟,练慢拳要胯与腰齐,练快拳须吐气出声,我们这支也是有这种练法,37势劲意心法就是这个时候用的,用这些方法找到初步劲感以后,能够初步顺畅发劲以后,就可以不再管这些东西了,开始向无意念发劲过渡。

我们这支还强调,37势其实是37种势法,涉及劲路变化非常复杂,学会37势初步发劲以后,就要开始刷人桩,启动散手中接手化劲的训练,让人用快速的出拳及擒拿法喂手。然后从37势中一势一势练习最基本的散手接手化劲反击,练好一式后,才能练下一式。这是非常重要有基本功,缺少这样的基础训练,直接就练推手的话,虽然时间长了可以练去很好的推手功夫,但是如果遇到打手,则无法应付。

谢谢你所发逸湘居士的好东西,这此东西确实不错,其中不少东西和我们这支一致,但看得出来逸湘居士在中间加了许多佛教的功法,比如说“立禅”的提法。我师傅也常常站桩,但他从不提“立禅”,他认为太极是道家的东西,和佛教的东西混在一起不伦不类。另外,我师傅只同意功力比较深的学生站桩,刚入门的学生他是禁止站桩的,这点和逸湘居士有很大的差别。

关于开合桩,我师傅也要求有一定功力的学生站(同样是初学者禁站),不过我师傅的功法除了你所介绍逸湘居士的功法外两手抱大气球以外,还谈到一个双肾呼吸和关节、经络开合的问题。双肾呼吸好理解,就是意想用两肾来呼吸。而关节、经络开合,则在开合桩中,双手抱大气球的同时,双肩、双肘、腰、双跨、双膝、双掌、双脚也开合,开则关节、经络吸气,气通经络,合则经络透空,气归丹田,气敛入骨,形成周身内气鼓荡的感觉。

现在两者有很大的差别:

杨式的劲意引导比较简单,仅初学发劲时找劲使用,是特定阶段的铺助功法,目的是教会学生在初学发劲时做到全身上下配合,产生较好的效果,因为有些学生就算是架子盘的好,但刚学发劲,一动周身就漫了,上下也分家了,杨式太极中这类心法的用处就是有意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全身一体的发劲习惯。

吴式的劲意引导我没学过,但我见过练吴式的人,作过一些交流,我发现吴式现在的劲意引导与杨式有三大不同点,

一是在吴式太极中,劲意引导是主要功法,他们练习都要有这个东西,是吴式太极核心的东西。

二是式的劲意引导比杨式细化很多,也比杨式的复杂很多,这可能与吴式太极把劲意引导作为主要心法有关。吴式太极把每一式都分成无数个动,每一动都有劲意直指,这与杨式把劲意引导用来指导学生做简单的发劲动作有很大的差别。

三是杨式太极讲究一动就有八劲,不同劲别随内动而变,在用劲意心法教会学生作简单发劲以后,就不再使用这些心法,而是改站桩、推手,教会学生灵活多变的劲路变换,杨式练好后,外形不需变化,内动一变,劲就会变化,最终意到气到而力到,变化无穷。而吴式只要是盘架子,基本上就需要这些心法,不然容易盘成空架子,虽然吴式最后的劲路同样与杨式一样变化多端,但对劲意引导心法与杨式的定位有很大差别,两种太极的训练方法也有很大差别。

骨肉分离有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针对初学者必须先求松沉来说的,就是全身放松,意识上要松到身上的肉完全不着力,也不和骨头连在一起,肉自然从骨架上脱离,全部下沉到脚下,这样能松也能沉。

二是针对有一定层级的人在松沉的基础上追求轻灵来说的,同样也是全身放松,所有肌肉都放松,意识上要松到肌肉与骨骼产生一能的距离,不与骨头粘在一起,不制约骨头的活动,全身劲气收敛到骨头里,全身骨头是气连联在一起,全身只有骨头在动,无论发劲还是化劲,都是气动催骨和骨内劲气外放产生。

到了这个层次,就必须配合站桩、内养功等功法练习,没有气感就体会不出其中的妙处。

八面螺旋劲是陈式太极的提法,也是陈式太极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重要劲法,其他流派的太极拳虽没有特别强调螺旋运动中的缠丝劲,但在技击中同样含有螺旋劲法,比如杨式太极的滚雷劲,只是陈氏太极拳特别强调螺旋运动中的缠丝劲。

陈式太极要求浑身具是缠劲,其劲皆发于心,内入骨缝,外达于肤,具体运转方法可分为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大小缠等,与杨式太极讲究支撑八面相对应,陈式太极的八面螺旋劲就是要求身体每一个方位都有螺旋劲,形成没有缺陷的螺旋缠丝劲体,九叔的陈式架子我看过,八面螺旋劲其实没有全面体现出来。

陈式太极和杨式一样,也讲内劲。陈式太极要求发劲首先发于内,意念为先,丹田内转,内气随其旋转运行于肌肤之间,沿骨缝穿筋过骨,全身无处不缠。

陈式太极认为,缠丝劲的根源在内,是内部的丹田内转与腰部旋转的有效配合,再与周身八道劲旋转配合,形成了太极拳的内在旋转,这是陈氏太极拳各种劲法的核心,没有很好地领悟缠丝劲法,其他劲法都是枉然。在陈式太极中每一动都暗含有八道劲力的旋转,合八劲为一劲,“合八为一”即八面螺旋缠丝劲。

杨式太极的一动八劲与陈式有所不同,由丹田气产生的无意念力充实全身,静则八劲合一,八劲俱在。动则意到气到,化气为劲,八劲以棚劲为根本,相合而互化,而且八劲的相互换化不受外表制约,内动一到,想打什么劲,就打什么劲。在杨式太极中,劲都多以组合劲出现,而且随意和气不断变化,很少出现单独只打一个劲的情况,就算是左右棚式也一样,随时可变化出例、肘、靠、挤、捋等劲。

首先,如果以养生为主,可以不学发劲,时间长了气足了自然也会发劲了。我门之的以一直保留着这种心法,主要是要求入门的学生在两年内形成基本搏击能力,然后再慢慢提高。

其次,圆裆的关键是开胯,是胯两侧向外撑开,是蓄劲和变劲的关键所在,胯开则裆自圆,与腿骨的形态没有关系,你不会担心。长期开胯,胯劲足了以后是会影响到走势的,一般是走起路来变得更稳、更有气势,而且平时走时抬脚轻、落脚也轻,穿着皮鞋也声音很小,或者没有声音。

第三,高手们腹部大是因为练功有成后,就不在再功夫练基本功法,导致能量消耗减少而饭量不减后造成的。杨式太极有些基本功很耗能,在练这些基本功时,饭量一般都会增大,但是饭量增了就很难减了。但如果一直练功则没有问题。

不要刻意求松,

练的时候想到肉松、骨紧、神清就行了。

神清则肉自松,

骨紧则气自敛,

肉松到一定程度时,完全没有力量支撑自已重量时,你会感到自已全身各处都很重,而这些不用力的肌肉自然就会象烂肉一样软弱无比,落到脚下,身上就只有骨架子了。从肉架子变成骨架子也是一种进步。臂长腰上。

做到这步做松沉了。下一步努力的目标就是培养气感,以意行气,变松沉为轻灵。

另外提醒一点,就是在未得松沉着,连续盘架子容易僵硬,有时候僵硬了你自已都不知道。

所以,如果你现在要盘架子,就要在每个定式时停下来,保持定式的姿势站桩,一般站6-8个呼吸。然后再接下一势。不要连续练下去。

站定时,要全身松沉,让松沉之意直到脚底(这点非常关键),全身舒服。

陈式太极是醒着的老虎,它的劲路由内及外是表现的非常清楚的,外在的缠丝表现不出来,光有内也没多少用。

杨式太极是趟着的老虎,看似睡觉实则时刻装备攻击,所以它的劲路是隐含的,外形上表现不那么直接,但隐含并不等于没有劲,恬恬相反,杨式随时都在蓄着劲呢。

所以杨式和陈式才会有完全不同的风格,

把陈式打出杨式的风格,不是真松,而是不懂劲的表现。

把杨式打出软塌的神形,不是真松,也是不懂劲的表现。

这些心法是练发劲时的外三合,同时也是在练折叠。

体现了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

总之,就是让学习者通过这些心法的训练,

了解到杨式太极并不是用接触点或打击点来发劲,

劲来自身体其它地方。

手臂在很多时候只是一根棍子,把周身整劲传出去就可以了。

这些心法只体现了杨式太极的最基本的少数劲路,

掌握了以后,就需要向更高层次进步了。

顶领虚劲、含胸拨背,

然后大腿微屈。

重心压在涌泉上就可以了。

首先,在推掌时,不能过份坐腕,过份坐腕必僵,微微座一下腕就行了。

只有发劲吐劲,而且是以掌根打人的时候才能立掌。

杨式太极用手掌打人很痛,关键就在这点。

当微座腕,指尖接触到对手身体时,肩、胯、膝三沉、肩、腰、胯三圈平走,合胯扣裆,抖腰翻背,用身体打个寸劲,手臂就象拉开的弓一样突然松开放劲,真接把寸劲弹出传到掌根,注意意不过肘,此时再立掌以掌根之击,这样打人非常痛。

如果刚刚出掌就立掌,又没有内劲支撑,肯定是会僵的。

单鞭的前掌变化更复杂,这整条手臂伸出去可以打出棚、捋、挤、按四个劲,最后才立掌以掌根打人,所以才练习时可以不立掌,定式时微坐腕就可以了。

同时要注意一点,在前掌前伸的同时,前足要慢慢的放平,到手掌伸到位时,前足也正好放平,手与足之间如同抱个大气球膨胀催动的,这样发劲时劲气才足。

“意不过肘”是对发劲时肢体内部以意行气、意到气到劲到的角度来说的,肢体里内的意一旦超过肘部,强劲就会直达指尖,就容易被别人听到劲。

“意在形外,以形追意”则有两层意思:

一是发劲时的落点和问星在形体之外,不在形体之内,以免内劲不能全部通出,停在体内,同协调各位肌肉向问星和落点方向合劲,就象用形体去追定好落点和问题一样。

二是内气比较足,能在外部散出气场,习惯用气场盘架子的人,发放人就是在将气场扩大到对手身后,定好落点,然后以体内之气劲与体外之气场相合,劲气透入对手体内,以自已的胸前十字中心冲击对手的胸前十字中心冲击,朝着落点方向发劲。

先做到意不过肘,

找到妙处以后,

再追求意在形外,

你会发现两种意并不是完合相同的一回事。

有些事很难解释,越解释越复杂。

有说"太极拳的方向、动作都没有做好、做到位",那什么是做到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有些人可能永远都没有做好,没有到位,也许一知一先生会认为你自已的架子最正确,那是你是以为。如果没有适当的发劲练习,谁有能知道自已的架子盘的是否正确呢?而且什么是最正确的架子,也没有什么公论,每个打太极的,而且有一定功夫的人,他的架子都与师傅和师兄有区别。所以,最适合自已发劲、走化和放松的架子才是最正准的架子,而劲意训练就是为了让练习者用最简单的方法找到劲感,并根据劲感的需要适度调整架子。就算你认为你自已的架子最正确,但并不意味着按照你的架子来打,就一定适合你以外的人。所以,没有所谓外形上最正确的架子,也没有形而上的方向、动作正确,只有能练习个体来说可以放松、可以顺畅发劲的架了才是最正确的,而这个架子,必须自已的劲意训练去找。

拳架练的是什么?练的就是劲,一知一先生说的:“不是练好了套路就会技击的”这话非常正确,这也正是我一直强调的内容。但为什么要有套路呢?因为套路除了教人放松以外,还有就是训练最基本的劲力。只有先通过最基本劲力训练,把太极特有的劲力找到,能够较好的发劲了,才能达到套路练习的基本目的,也才能更好的推手和散手。如果连劲力就不练习,那就不如不练套路。

而我所介绍的方法,就是方便那些想学定式发劲,却又找不到门路的一个参考的办法。如果你认为我介绍的方法不正确,那就请你继续按你所认为正确的方法来练。我所介绍的方法,自然是我自已已经能使用过,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才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参考。一知一先生没有使用过这些方法,并不能代表别人也不能用,更不能代表这些方法没有效果。倒是一知一先生发有什么好的方法,我倒很欢迎你也提出来,让大家一起受益。

另外,“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是对的,但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一知一先生如果能一下子做到,倒确实是太极天才,我等配服,但一知一先生是否能够一下子做到,我看是很有问题的。关于“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我早就说过了,杨式太极的训练有一个有形到无形、从有意到无、从有象到无象的过程,先要通过有意、有形、有象的方法帮助学习者打基础,当学习者有了一定基础后,才能学更高一层的东西,一知一先生所说“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是大纲,是人们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但如果让初学者一开始就“无形无象,全体透空”,那么初学者根本找不到感觉,更别说练习了。当然,如果一知一先生有什么可以让初学者明白什么是“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高论的话,我非常欢迎一知一先生讲出来,我们大家一同学习。

另外,我发现一知一先生对散打的了解全是从电视上来的,好象一知一先生没有经常进行散打训练,我却是时不时和朋友们搞点散打比赛什么的。一知一先关于散打的评说,有一点让我认同,那就是散打是千变万化的,平时练习的招法是很难用上的,需要临机应变,但临机因变的基础是什么,就是平时练习的各种劲力,没有这些劲力,什么都不能谈。我在这个贴子,所介绍的内容就是帮助初学者从架子中找到劲力、发出劲力、并将发劲变成一种随机而发的本能,与一知一先生所说的招发没什么关系。另外,我再给一知一先生提个建议,学习杨式太极,外形是否符合某一高人的标准并不重要,重要的要有劲感,含有劲力,否则再标准的架子都没有意义。

杨式太极拳确实需要肌肉的力量,但同样需要正确的运劲方式,放松后并通过周身协调发劲就是正确的运劲方式,这样的用劲方式是需要专门训练的,一知一先生所说经常抖杆子抖出来可不是你所谓的内劲,而是肌肉力量,这种力量还需要专门的发劲练习才能形成科学的用劲方式和习惯。我来告诉你吧,内劲就是全身松开 周身协调 力量运化,想不到一知一先生也学会了用气功太极的理论和外家硬功理论来表述太极拳了,真是一大进步啊。

至于一知一先生所说:“要懂劲,则还要多推手!与老师推,与师兄弟推,时间长了自得粘黏连随之功”,说得正确,但是不全面。与师兄哥推手,时间长了当然长功,师兄们都按太极的规举来动作,但如果遇到一个不按太极要求和你规规举举推手的怎么办?所以,不光要和师兄们推,而且还应当与各种流派的人都交流,没有固定动作的乱采花就是与其他流派交流的最好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练习最好的技击反应。

而发劲,自然是这种两种劲都包括。首先,可以通过定式发劲练习让人找到如何单练发劲的方法,再通过推手练习双人对抗的情况下发劲的技巧,通过不断练习和正确指导,时间长了自然就能体会到发长劲(也就是你所说发人远,但不伤人的方法)的方法,其实长劲里面也有冷劲。至于发透劲,一般不可在人身上乱试,而是在沙包上试劲,而且如果真的用起透劲来,可不止一知一先生所说的以五指按人之胸部,而是人体多个部位都可以,摸着那里打那里,需要专门找胸部打吗?还有,给一知一先生介绍一下,你所说用钻劲发之,用得快脆,使人不觉,即成冷劲,甚至凶猛厉害的发劲方式,可不是透劲所独有,不伤人的长劲同样是这样发的。

瞿世镜说的是入门之后,首先加练站桩内功。也许对于什么才算入门,杨式各支派理解不太一样吧,我们这一支是认为架子全部学会,初步能发劲了才算入门。所以,站桩是放在已经会盘架子和初步能发劲以后才练的。
初步能发劲时,许多人身上的僵劲其实还没有完全化掉,还有一些僵劲在身上,师傅将其称为僵柔劲,在师傅看来,练出了僵柔就算入门。要把僵柔完全变成柔劲、轻劲则需要长期限的散手和推手训练。我的师傅主要散手和推手一起练,以散手为主,推手为铺,通过对抗练习慢慢改变人体原有的用力习惯,最终建立太极散手的用劲习惯。

当学完架子,进行简单推手和单势定势发劲练习时,学习者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基本做到按杨式太极要求行动和运劲,一般二至三个月内可以发出僵柔内劲。初学者发出的劲是否属于僵柔内劲,则主要是由师傅通过试劲后判断(我都还在跟师傅学习,你就千万不要说是我门下什么的了,吓死人了)。按照师傅的教学进度,从学架子到能够发出僵柔内劲,一般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

练出僵柔内劲以后,就要同时进行两个方面的训练:一是拆架试劲训练(主要训练散手中使用的基本劲法和手、眼、身、步,以及通过喂手进行接手及散手心理训练)。二是推手训练(这东西大家都在练,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教推手的视频四处都是)。二者缺一不可,其拆架试劲是一势一势的练,掌握一势以后,再练下一势。有的学生在此还有不学习杨式太极的双手艰练散手架,以此培育最简单的攻防意识。在此阶段,按照师傅的要求,站桩属于可站可不站,要站也可以,也可以暂时不站,放到以后再站(师傅他老人家除了教学生推手、散手以外,其余时间多数在站桩)。此外,力量训练(许多人以为太极不能搞力量训练,其实是错误的,太极内功说白了就是用劲方式与传统武术不同,肌肉力量都是需要的。太极使用肌肉其它武术不同之外,就是其它武术一用劲就全部肌肉都紧了,而太极用劲却有许多肌肉保持放松,用劲者自已也感觉完全没有用力,其实与发劲直接相关的肌肉还是参加了运动,但发完劲后,全身都松,所以不论自已还是别人,都认为是用意不用力就发出劲了)、杨式太极八段锦、排打功、铁臂功训练等诸多内外功法训练也要同时跟上,加强功力。

在推过拆架和推手训练,其本化掉僵柔劲,形成柔劲,开始练轻劲时,训练内容则发生了变化,此时推手照练,但启动散手对抗练习。师兄弟之间不但来进行散手对抗,而且师傅他老人家时常把师兄弟们组织起来,与别的流派搞友谊散手比赛,通过这些方法提高技能。在这个阶段,站桩才是师傅要求必须认真练习的内容。这个时候站桩,确实对技能提高很有用。不知道你的那支杨式太极是怎么练的?

站时舒服没有手麻脚痛的情况,那很好啊,从痛到不痛,其实也是一个长功的过程。混元桩刚开始站时,手背麻酸是正常的,当手腿不酸麻后,站着站着,还会产生手不见了的错觉。

另外,关于静不下心的问题,站枯桩的确不容易静心。所以,有些流派是不要求站枯桩的,张老先生对于站桩有几个要求,我说给你听听,供你参考:

一是站桩时间不能过短,至少应当站40分钟左右,时间太短则不易长功,刚开始可以站高一点,以后可以降低一点。

二是站桩要适度调整身体,让身体舒服,越舒服站的时间就越久,如果感觉脚板与地面融为一体,周身舒服,则站桩效果较好

三是尽量不要站枯桩,站桩应与乱诀联系在一起,身体虽然丝毫不动,但心里却要按照乱环诀的要求,运起三个横圈和诸多竖圈,把拳架在心里演练几次,练习以意行气心为主的感觉,时间长了运劲则以心为主,减少对身形的依靠。

刚开始嘛,几个圈都可以开小一点,不足身体高,只包乱身体一部分也可以,那些横圈和竖圈是越练越大的。刚开始练,圈大了会非常不自然,这样反而不好。所以,张老先生才反对初学者站桩。呵呵。

站桩时,在横圈和竖圈等乱环中心意走架子,关键是要随时转动问星,当心意中盘到每一定势时,可以意想问星的十字交点错开一下,竖圈错开练竖向劲意,横圈错开练横向劲意,两种劲意都可以分别试一下。

在真实盘架子中,问星在鼻尖、膝尖、脚尖所在的竖圈上,如果要打上盘劲,则取上面的横圈与竖圈交会点为问星,如果要打下盘劲,则取下面的横圈与竖圈交会点为问星,然后用手打问星。站桩时,身体虽然不动,但也要有鼻尖、膝尖、脚尖三尖合一的意识,同样也要有用手追问星的意识。

太极拳肘底捶的打法,太极拳十大捶法(3)

杨式太极的练习讲究一层一层的进步,每个层次要求都不一样,练习方法也不一样,每个层次对许多概念的理解也不一样。“王宗岳 十三势行功心解”,“王宗岳 十三势歌", "张三丰祖师之太极拳经”中“务令沉著” “刻刻留心在腰间”,“变转虚实须留意”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是太极的总纲,是永远要注意的,但不同练习阶段的要求也不相同。

刚开始时,“刻刻留心在腰间”是要求做到以腰带身、以腰运身,让人形成以腰为中心,整体联动的运动习惯。“变转虚实须留意” 则是主要是指重心的虚实变换。“迈步如猫行”则主要是重心要稳,出脚要轻灵。“运劲如抽丝”则是指用意不用力,动作慢轻而均。

但练一段时间后,这些概念又有新的变化。“刻刻留心在腰间”则变成了腰脊联动,命门微突,以命门上下为中心,拎松全身,丹田气贴命门而致气贴于背。“变转虚实须留意”则不再单指重心的虚实变化,而成为劲力的虚实变化(发放为实,引化为虚)。“迈步如猫行”则成为确保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即要能够快速变换步法,又要保持全身轻灵的心法训练。运劲如抽丝则变成可快可慢,可一动就快,也可先慢后快,总之是以势促劲,松身吐劲,越松的好,吐的劲越强。

再过一段时间,则概念与原来又不一样。“刻刻留心在腰间”成为双肾微突,特别是在肘定位意识形成以后,两肘好象直接长在双肾之上,手动肘随而肾跟,形成整体联动。“变转虚实须留意”则除了自身劲力虚实变化外,还要发考虑对手的劲力虚实。“迈步如猫行”则除了自已迈步转身要轻灵放松外,还要考虑如何在接手化劲时(主要是散手),悄悄在对手不觉察的情况下,把自已的脚伸到对手的地盘上(进步插裆)。运劲如抽丝则成了在随时可以松身发劲的情况下,如何在接手化劲时让对手不知不觉进入背势,如何在引导手接手化劲的同时,如何在敌方没有觉察的情况下,把打击手闪电般轻灵悄然的伸到对手身前。

再过一段时间,这些概念又变了。“刻刻留心在腰间”变成了空腰,直接当腰部不存在,用乱环诀中的横气圈和竖气圈指挥身体整体运动,腰气圈与跨气圈合而为一,整体联动,全面透空。“变转虚实须留意”则变成了敌就是我,我就是敌,虚就是实,实就是虚,可虚可实,无处不虚实,虚实随时相伴相生,也就是人们常半阴半阳,形成物来触我,我不着物的境界。“运劲如抽丝”则变成了自已的螺旋内劲悄然浸入对手身体,然后在螺旋内劲的指导下,或引化、或发放,而不形于外。

如果接着练下去,就成了无形无象,全身透空了,这是最高等级了,没有几个人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呵呵,想达此境,难于上青天。

不知道先生所指“刻刻留心在腰间”,“变转虚实须留意”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具体是什么?我个人认为,魏树人老师说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高级群体的,在我刚才说的五个层次中,至少要第三层次以上才适合使用,最适合第4层次使用。而我师傅所讲的劲意引导法,则是针对较低层次的,适合第二层次的学习者使用。

这些心法是初学发劲的人使用的,作用是帮助初学发劲的人找整体劲感,如果你已经能够通过这些心法进行顺畅发劲,则练盘子时有这些心法也会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在一段时间内对盘架子有帮助,最后就可以完全不依靠这些心法。但如果你连发劲都还不会,或者没有开始练单势发劲,在盘架子时加入这些心法就会出现意念过重,消耗经神的问题。我以前就已经讲过,杨式太极训练过程中的引导法不少,但许多引导法只适合特定的练习阶段,这37式的劲意引导最适合刚学发劲的人使用,过早使用这些引导法不见得是好事。盘架子期间,可以使用的引导法有以下四种,你任选一种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三种都用,否则你就没法练下去了。

一、骨肉分离松沉引导法。关于这个引导法的内容,我已经向你介绍过,你需要做的,就是盘架子时随时保持骨肉分离的轻沉感,时间长了,就会把松沉练成一种自然本能,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为出功夫打基础。(这种方法适合最开始练习的初学者使用,目的是让初学者随时保持松沉,最终把松沉练成本能)

二、全身关节穴位呼吸法。盘架前,意守丹田两分钟。然后,意想丹田气分散到两跨球(跳环穴)意想两跨球吸气,两跨放松,两腿轻灵。意想两跨球呼气,气通命门,命门微突,气贴于背。意想命门呼气,气通两肩球(肩井穴),两肩球松开。意想两肩球吸气,全身内气鼓荡,气通两臂。然后,这样一节一节松下去,一直松到手指。此时,就可以开始盘架子了。盘架子时,所有关节球以两跨球和两肩球为核心(肩球和跨球必须同步)。当肩球和跨球同时吸气时,全身关节球共步吸气,气归丹田,气检入骨。当肩球和跨球同时呼气时,全身关节球同时呼气,真气通达四梢,全身真气鼓荡。(此方法适合初步学会架子,正在学习架子开合的人使用,帮助初学者找到内气鼓荡,周身一体的感觉)

三、全身三阳经络呼吸升降法。杨式太极有拳六阳经之说,所谓六阳经,就是手三阳经和腿三阳经,你找不到这三阳经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六阳经基本是从脚底——双腿外侧——背部及身体侧面——手臂外侧——手背——手掌的路线运行的就行了。盘架子时,做引化类动作时,意向空气有压力,把空气的压力通过六阳经传到脚底地心(这个过程称为吸);做发放类动作时,意想地心把脚传去的压力变成了自已的动力,从地心通过脚底传上来,再通过六阳经往上传,最后从手掌或手指通出去(这个过程称为呼)。(这种方法适合初步知道架子攻防意义,但还没学发劲的初学者使用)

每天练架子三次以上,坚持不懈,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就可以换更高层次的盘架引导法。等你学会发劲后,还有四种新的引导法,也是一层一层向上加的。在某一特定训练阶段,只能用一种引导法,千万不可两种共用。

第四层引导法就是37势劲意引导法,要等你练习发明劲时才使用,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练习最基本的发劲。如果细心的人,就会发现37势劲意引导法中有许多手部发劲,则意念在脚,左面发劲,则意念在右,脚部发劲,而意念在手的引导方法。这样的引导有三层意义:一是让人在推手和散手时学会放松。当你的手与对主手接触时,如果你的意识在与对手接触手上,则这只手就会紧张,松不下来。而你完全不管与对方接触的手,把意念转换到另一只手上,则接触自然就空了、松了,对方的力量就被引来了。二是让人在发劲打人时学会放放松,当你刚开始用太极劲打人时,一发劲就会把意念集中到发劲的那只手上,导致发劲的打击手紧张,从而导致发不好劲。如果你在发劲时,当意念从打击手转移到引导手,则打击手可以轻松发劲。三是让人在使用整体劲时学会放松,当你刚开始用整体劲时,往往会全身紧张,就这不好,会导致发不好劲,但是如果你是手上发劲,意念却在身上或脚上,就可以在发劲时较好的放松,不会导致全身紧张。

第五层则是气球开合劲意引导法,这种引导法要意想脚底与手心之间,两手之间会产生一个大气球,这个大气球随着全身经络和关节的开合呼吸而扩大、收缩,从而带动全身无意识的运动,人就象随着伏在一个大气球上走架子一样。这种引导法合适已经学会初步发劲,向全身上下无外不发劲过渡阶段的人练习。

第六层则是洗髓真经劲意引导法,这层引导法的目的,是要帮助学习者在身上装入罗旋内功,必须在练好杨式太极洗髓桩功的基础上练习,以后我再找时间介绍杨式太极的众多桩功,现在你了解这些还太早了一点。

第四层到第六层引导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练习人体的无意识力,只是层次不同而已。第六层之上,还有三种引导功法,那些就是有很深功底的用人的了。最后,就是要通过各种引导,让人掌握杨式太极不同层面的劲力要点,最终扔掉所有的引导法,进入无形无象,全身透空的境界。

按式后坐两手收回也是一种捋劲,与捋式的捋劲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捋式的捋劲向身侧捋,而按式后坐的捋劲是向随身体后坐从正面吸引对手的力量,然后用按劲把对手发出去。不管是捋式中的捋,还是按式后坐时的捋,都是一种由向身前方身身后侧作用的力量,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按式的原始用法是这样的,对手勾拳打来,你一手接对方的腕部,一手扶对手的肘部,身坐后坐,消化对手的力量,同时引带对方,然后重心前移,发按劲都对方发出。

练习杨式太极,其实不用刻意去聚气,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我之所以强调意念,实际上是用白话来重复古人说的用意不用力。练杨式太极的关键,就是要明白什么才是用意不用力。

用意不用力,实质是无意间发出了力,而发力者因为主观上没有发力,往往把人发出去,还不知道自已是怎么把对方发出去的,因为他认为自已没有用力,这是初学者常会遇到的情况。

这种主观是没有用意识发力,则在无意识中发出去的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劲。内劲其实与气没有什么关系,反而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有关。

初学者想到无识意力,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折叠中寻找。这里就要说一下什么是折叠,陈式太极的折叠主要体现在外形上,而杨式太极的折叠则主要体现在意识上。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有左必有右,有上必有上。

如何理解这放话,我再解说一下,就是如果你用左边打人,意识就要放在右边,如果你用右边打人,意识就要放到左边。如果你从上部打人,意识就要放在脚部。打人的部位和意识所在部位总是相反的,所以称为折叠。

以左棚式为例,对方用右手打来,你先向右侧身,让开对手,同时以右手接对方左手后使用采劲采制,并向敌手身后迈步。你在右手采制对手的同时,左手伸至敌手身上,在接触对手的那一刻,主观上忘记左手的存在,只想在右手采制的时候,背后命门找左面大腿根的跳环穴(也可以意想右胸找左手食指),像平时练架子那样做棚的动作,自然而然就可以把对手发出。你可以发现明明没有让左手用力,左手只是保持一个棚的动作,居然就轻轻松松的把对手棚退好几步(初学者只能做到将对手棚退数步,功夫深了可以棚倒对手)

所以,在折叠产生作用以后,打人的部位只需要像平日练架子一样,做出和保持一个动作(只是速度比练架子时快出很多倍),主观上没有让打人的部位发力,同样可以在无意识间发出强大的攻击力。

这种在无意识间发出的攻击力就是内劲。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