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
对于亡国之君,*点评的很少,大概因为其在文治武功方面没有什么好借鉴的,或许只有其灭亡的原因,值得我们警惕。所以*对于亡国之君仅有商纣王和溥仪。
其中的商纣王,*根据郭沫若的考据发现,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给出评价,称赞他统一中原和东夷,说商纣王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而对于末代皇帝溥仪,由于两人生活在一个时代,*对他的看法就非常客观。本期就为大家讲一下*是如何看待末代皇帝溥仪的。
小提示:先点赞后观看,养成好习惯。
*
1910年,此时的溥仪只有四岁,已经当了两年皇帝了。而此时的*已经17岁,正在湖南学堂读书。这时的*还留着清朝人惯有的辫子,尚且是大清统治下的百姓。
他对于国家的多灾多难认识还不清楚,只是认为皇帝不是国家被列强欺辱的罪魁祸首,而是国家缺少像康有为等的有志之士。
后来中华民国成立,*一直在找寻能使中国强大的道路,对于已经下位的溥仪倒是没有看法,直到1936年。
那一天,根据地来了两个黄头发的外国人,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人说是*请来的客人,有人说是蒋介石派来的密探,也有人说是来传教的。
其实,这两个外国人是记者,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中国之友埃德加·斯诺。他们这一次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根据地,希望能采访一下*等人。随后,*热情亲切的接待了他们。
斯诺和*
在双方交谈中,*讲了很多他年轻时候的事情,其中包括对末代皇帝的看法,他说“我还记得我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听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已死去的,虽然新皇帝宣统已经在朝两年了。那时我还不是一个反对帝制派。说实在的,我认为皇帝像大多数官吏一样都是诚实、善良和聪明的人。他们不过需要一些人帮助他们变法罢了。”这里说的新皇帝就是溥仪。
溥仪3岁为皇帝,5岁退位,但仍暂住在紫禁城内。1917年,张勋受北洋政府临时总统段祺瑞之邀,到北京排解“府院之争”即总统府和国务院的权力之争。
然而张勋在带着自己的辫子军到达北京后,却一把掀翻了“民国的桌子”,扶持少年的溥仪再登皇帝位,妄图恢复封建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