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同理。
区别在于
刘建明因孽障缠身而堕入无间地狱,而《风起陇西》这些角色,大多是在争斗中逐渐迷失,进而成为虚无的行尸走肉。
有的失去情感,有的失去前程,有的失去初心……
正因为它“不忠于历史却离不开历史”。
所以,谍战在三国纷乱的历史环境里获得前所未有的题材解放。
这里没有正义,没有对错,没有政治正确,也没有儿女情长。
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利益,恶狠狠的撕咬,以及血淋淋的伤口。
狂风过境。
一地鸡毛。
04
留下什么?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风起陇西》主线:
在诸葛亮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手下杨仪,利用司闻曹这个机构,与诸葛亮的政敌李严展开斗争。
欺骗,色诱,出卖,陷害,卧底……无所不用其极。
完全符合马伯庸写小说时的初衷:历史阴谋论。
别忘记Sir开篇还着重提到另一个人,导演路阳。
他提炼出这个故事的“B面”:
这个时代是不容易的,对荀诩、陈恭、冯膺、柳莹、翟悦都不容易,甚至郭刚、糜冲都很艰难,他们都在挣扎地去拼,去争取自己想象中的未来。但依然得有一个证明,这东西是存在的,我希望那就是诸葛亮,这不是一个绝望的故事。
这东西是什么东西?
希望。
或者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是光。
剧集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有几个人与主线格格不入。
这是Sir认为比该剧许多常规争议(什么“不符合历史”“收视率低”“色调阴暗”)更值得注意的地方。
它有意创造对比,故意呈现出怪诞的意味。
如荀诩。
相对原著中的职场老油条,他在剧中更像白莲花,被一群老狐狸怀绕,尤其像一只小白兔。
荀诩并不是傻,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和规则,去应对这样一个环境,他其实都明白,他只是不愿意去做。
如诸葛亮。
李严都欺负上门了,他坐怀不乱,表示
精诚团结,相忍为国。
相比原著中黑化的幕后大BOSS,他剧中俨然一朵灿烂白莲花。
尤其结尾得知一切后发出那句怒吼:
可是朝争要有底线!
做人要讲原则呀!
这,是千古名相?
这,是卧龙先生?
呵,魔改无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