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
影片围绕着李子若和她身患脑瘫的父亲李元术展开。
这对父女家境贫寒,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李元术在小摊上售卖一些针织品。
随着李子若考上了首尔的贵族艺术高中,二人兴奋不已,并搬到首尔安家。
然而噩梦也就此开始。
由于李子若从小在唱诗班长大,音域很高,很快便在学校里崭露头角。
也因如此,她被以惠善为首的一众女同学嫉妒和欺凌。
坚强好胜的李子若始终反抗着校园暴力,换来的却是更加残酷的回击。
在一次次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之下,李子若终于承受不住,以自*的方式结束了一切。
《蚯蚓》
校园暴力有多么可怕?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电影毕竟是电影,不能与现实同日而语。
没错,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它的确会有一部分演绎和夸张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认,校园暴力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时有发生。
2017年9月1日,韩国釜山沙上区某工厂附近的胡同里发生了一起女中学生施暴事件。
两名年仅14岁的女生殴打了另一名同龄女生,被打女学生后脑和嘴部均有撕裂伤,浑身血迹。
《蚯蚓》
施暴以后,其中一名女生让被害者跪在地上,给她拍摄了照片,发给了自己的前辈。
并在短信中询问道:“严重吗?能进监狱吗?”
字里行间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施暴行为,就像一场“游戏”一般。
之后,短信内容和照片都被人发布到了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韩国国内的主要媒体也都进行了报道。
然而这只是韩国诸多校园暴力事件中相对来说情节较轻的,更有甚者竟然逼迫受害人喝香蕉牛奶味的沐浴液。
可怕的是,这些都不是影视作品中虚构的桥段,而是现实生活中血淋淋的事实。
《蚯蚓》
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孩子是人类的希望和未来,几乎与犯罪沾不上边。
殊不知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致使很多孩子对于自己行为的是非对错模棱两可,做事不知轻重。
于是在善良的同时,人性的罪恶也随之而来,比如嫉妒、怨恨等等。
正是因为这个年龄段里的这种侥幸心理,才导致了那么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
也许很多观众在观看完《蚯蚓》这部电影之后都会感叹“熊孩子太可怕了”、“校园暴力太可怕了”,诸如此类。
但小麦更关心的是,这些校园暴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