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爱的自己》这部戏里女1号刘诗诗饰演的思雨才华横溢,出类拔萃,能力超群,总是能战胜各种困难,打败对手,成为职场赢家。
女2号阚清子饰演的张芝芝,她的情况就窘迫得多。不仅仅是事业上有压力,在家庭上也是压力山大 ,都来自于张芝芝“讨好”型性格。
1
为了女儿,张芝芝踮起脚尖,强行拔高自己。希望可以进去太太圈,其实自己家庭关系也丝毫和太太圈挂不上钩,而且家庭环境也迥然不同,差距太大。
张芝芝为了弥补差距,讨好精英群的太太们,大半夜不睡觉,又开始做饼干,准备明天给每个小朋友都送一份。
她还打听到苗苗姥姥和刘洋一样是交大毕业的,便让刘洋明天和自己一起去,顺便拉拉交大的关系,刘洋却觉得他们和苗苗妈他们明显不是一个圈子的,主动往上贴太累了,但张芝芝认为只要雨薇能在最好的环境里成长,就算再累她也愿意。
雨薇班上的同学豆豆十分调皮,几乎把班上所有同学都欺负了,老师也拿豆豆没办法,苗苗妈对此很不满意,觉得豆豆有多动症,还呼吁其他家长和她一起写联名信要把豆豆赶走。
张芝芝觉得有些不好,回去以后问了雨薇,知道豆豆虽然调皮爱招惹人,但是从不打人,其他同学和豆豆的矛盾也只是小朋友之间正常的小冲突。
苗苗妈在家长群里发了消息,组织家长们明晚一起开会,商量给学校写联名信的事情,张芝芝明晚本来有事,但为了维系和精英妈妈们的关系,她还是同意了去参加会议,并且违心在联名信上签字。
晚上刘洋回来以后知道这事,说张芝芝胡闹,张芝芝却一心觉得自己做的这些都是为了雨薇好,刘洋没法理解张芝芝,他觉得自己和张芝芝都不是精英,没有必要去挤精英圈,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
张芝芝去幼儿园接雨薇放学时,有个小朋友把同学给推倒了,被推倒的小朋友的奶奶立刻冲上来扶起孙子,那个推人小孩的家长也赶紧道歉,说等她另一个孩子出来,就送他们去医院检查一下。
老太太却不依不饶,要家长现在就带着自己的孙子去医院,两人正在闹着,张芝芝上前想要劝架,却被老太太给打了,张芝芝被打懵了,老太太还说她该打。
张芝芝火气上来,要和老太太争辩时,苗苗妈几个人却把张芝芝拉了回来,还说那老太太是隔壁国际小学的校长妈妈,如果惹了她,这个幼儿园的孩子想上那所国际小学就悬了。
几人对张芝芝的遭遇并不放在心上,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等孩子放学后,接了自己的孩子就走了,也没再管张芝芝。
张芝芝这才醒悟,自己所有付出和辛
苦都是一心情愿,自己掏心掏肺地给予,未必能换来真心实意的在乎,好心好意的帮衬,未必能得到别人的感动和尊重。
2.
张芝芝和老公刘洋认识半年就结婚了,没有鲜花,没有戒指,张芝芝就同意了,想想那个女人不喜欢浪漫,这些她都忍了,化成了一口叹气,默默地接受。
放学接孩子雨薇回家后,芝芝马上挽起袖子,急急忙忙洗菜做饭,做完饭又匆匆忙忙赶去参加精英群家长聚会,聚会结束,为了省打的回家钱,一个人默默走回家,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对自己特别抠门的人。
有一次刘洋送给她张芝芝一个200多元的杯子她居然拿去退掉了。
一个讨好型性格的人,自己都对自己不够好,刘洋怎么可能把她放到心上,怎么可能重视她。
思雨也曾劝过张芝芝要有自己的事业,可是她没有听思雨的劝告。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受婆婆欺负,丈夫出轨。
女性不要因终日与柴米油盐,家庭琐事打交道而变得庸俗,而且将自己的人生与家庭深度绑定,下意识牺牲自己去满足家庭,孩子的需求,被迫放弃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可能,从而失去了内在的光彩,失去了自己的幸福权力。
3
不会拒绝,能自己做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小心翼翼担心被讨厌……这不只是好脾气,而且是讨好型人格.
蒋方舟,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19岁被清华破格录取,这样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女,曾在奇葩说分享过自己被“讨好型人格”绑架的经历:因为希望获得所有人的喜欢,所以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敢反抗任何事。
生活中肯定经历过,总被评价为“这人不错”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一旦说出来就感觉被孤立,担心不被接纳。
害怕对峙,害怕冲突,希望主动道歉,结束冲突,主动迎合他人。
对别人的观点经常说你说的对,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厉害,而且不懂得拒绝别人。
总是想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内心的内疚,而且有负罪感,无形之中担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感觉很累。
有时看似乐于助人,但并非是出自于自愿,察言观色,怕被人否定即使做不到,也假装能做到。
怎样才能做到不讨好别人?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相信通过自己的劳动,一切会变好的。
2.学会拒绝别人勇敢说不,不答应别人所有的需求,对自己未来有所打算,充实自己,热爱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我价值。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为人活着要充实快乐阳光,不要辜负生命中的每一场宴席,自己对自己好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