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过半,国漫《姜子牙》的票房已经超过了10亿。
这部电影的口碑毁誉参半,叫好的人称赞震撼的画面细节,叫骂的人诋毁空洞生硬的剧情。
一千个人有一千面视角,一千种说法,我不想做太多评价。但电影中“宿命锁”这一设定,却引发了我的思考——
生而为人,我们是否应该相信宿命?
身为父母,我们有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1.《姜子牙》里的宿命锁封神大战中,姜子牙带领众神战胜狐妖,即将被封为众神之长。斩妖台上,只要他亲手*死狐妖首领九尾狐,就能够顺利走上巅峰。
然而,处死九尾狐的前一刻,姜子牙在她的身体里看到了一个被束缚住的少女,无辜,无助。
姜子牙心软了,他认为神的职责既然是庇护苍生,就不能无视眼前这个鲜活的生命。但高高在上的师尊却说,姜子牙看的是“狐妖幻术”。
因为姜子牙的心软,九尾狐的元神被放走了,而他也被贬下凡间,失去了神力。
自省时,姜子牙意外遇到了长着狐狸耳朵的小九,而这个自称失去记忆的女孩,竟然与九尾狐幻象里的那个无辜少女长得一模一样。
小九的脚踝上有一个红色的镯子,在陪小九找回记忆的过程中,纣王挑明了这条“镯子”的真实用途——宿命锁。
小九的前世是纣王爱妃苏妲己,她脚踝上的宿命锁与九尾狐相连,这枷锁一旦套上,就意味着同生共死。同时,世间的宿命锁也不止这一条,万千狐族和人族以宿命锁相连,命运也被捆绑在一起。
在电影的最后,姜子牙决定打破诸神的谎言,以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为了不再牺牲任何一个无辜的人,他还打碎了天梯——连接天界和人间的最后一条宿命锁。
回归现实,什么是宿命?
宿命,即是生来注定的命运。
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伸,用自己的意愿影响孩子的一生,对于孩子,这就是一种“宿命式”的家庭教育。
2.原生家庭里的“宿命论”现实当中有没有“宿命锁”的存在?
有!
宿命锁是一条红色的锁链,链条的两端连着两个鲜活的生命。
它像极了一条脐带,连接着那些已经完成肉体分离,却依然互相紧紧捆绑的父母和孩子。
台湾家庭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讲了五个恐怖的家庭故事。
在第一个单元“妈妈的遥控器”里,小伟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直卡在同一天,循环往复,好似没有尽头。
循环多次后,小伟发现妈妈的手里有一个能改写他人生的遥控器,只要他的人生稍微偏离母亲的意愿,她就会按下按钮,让小伟重复过这一天,一次,两次,三次……直至儿子变成妈妈期待的样子。
小伟伪造成绩单,妈妈按下遥控器,逼他学会诚实;
小伟成绩太差,妈妈按下遥控器,重复增加儿子的学习次数;
小伟想参加毕业旅行,妈妈按下遥控器,逼他自己放弃;
小伟遇到了心仪的女孩,妈妈又按下遥控器,并为他安排了一场门当户对的相亲……
人生被修改无数次后,小伟长成了妈妈期待的样子,事业有成,有个稳定的女朋友。
但压抑太久的小伟终于崩溃了,得知妈妈的遥控器不止一个后,他选择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结束人生的循环,剪断母亲用来控制自己的那一根“隐性的脐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