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年人几天不排便就会认定为便秘,但是婴儿三五天甚至一周不排便都是非常常见的。家长不要太过紧张,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解便机制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不能像大人一样定时排便,常常造成延迟,而且往往都会一排排一堆的情况。
如何判定孩子排便是否正常
1.看孩子的精神状态
孩子几天不排便后,要观察婴儿的状态,如果婴儿吃的还是往常,并且也不哭闹,证明没什么问题。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呈现低迷的状态,那就要警惕,寻求医生的帮助。
2.摸肚子
孩子几天不排便时,去摸孩子的肚子,肚子软软的,并且还能放屁就是正常的。因为如果肚子软的话,大便排出后也是软的,而便秘后排除的粪便是*,所以要注意孩子的肚子。
排便次数的多少,并不能证明孩子就是便秘,注意观察排出的大便是不是软的就可以了。
婴儿便秘的原因
1.吃奶粉的婴儿更易便秘
吃奶粉的婴儿更容易便秘,这是因为奶粉的主要成分是牛奶,而牛奶对于婴儿来说并没有母乳那样好消化,所以可能会造成大便结块、便秘等现象。
2.母乳蛋白过高
许多人会问我一直坚持给孩子喝母乳,为什么孩子还会出现便秘的现象,这时候很可能是因为母乳中的蛋白过高。很多家里都会让妈妈多喝一些补汤,把产妇因生产而造成的元气的损失补回来。
但是这些补汤里常常伴有高蛋白,婴儿吃了含有高蛋白的母乳,很容易造成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的现象。
如何预防婴儿大便干燥
1.定期训练
一定要对孩子排便进行训练,没有良好的排便习惯很容易就造成便秘,要坚持让孩子每天都做排便训练,并且要定时定点的做,这样孩子以后一到时间就会自己形成条件反射。
2.饮食清淡,多喝水
母亲在吃东西上一定要格外注意,要吃的清淡,不可以大鱼大肉,糖果和巧克力也是尽量少碰。另外在孩子两餐之间可以适量的喂孩子一些水。
3.揉肚子
孩子便秘后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用开塞露,其实并不建议大家这么做,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益生菌,并且顺时针的帮孩子揉搓肚子,做按摩帮助孩子排便。
两个月大宝宝两天没有拉粑粑,有可能是出现了便秘的表现。可能和宝宝现在还比较小,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有关系。宝宝只要不超过五天不拉屎就没问题。平时多给宝宝喝水,可在宝宝肚脐周围呈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有助于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