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中共中央1949年3月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往北京。临出发上车前,中央*处**说:我们这是进京赶考啊。
*主席说:我们一定要考好。*说:考不好就退回来了。
*又说:我们不做李自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进京赶考事件。
*把1949年共产党入主北京面临的执政考验,称为“进京赶考”。
1949年3月23日上午,西柏坡,春风杨柳。*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前往古都北平。临上车,*对*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革命接近成功,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已指日可待。此时此刻,*与*的这段对话值得玩味。
毛周“赶考对”中,使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进京赶考”。“进京赶考”是科举年代一个词。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经历1200余年的“进京赶考”一词,随之被废弃。这个词废弃40多年后,*把共产党入主北京面临的执政考验,称为“进京赶考”。一个几乎死掉的词,被*的魔杖点化,起死回生。*在思考革命成功之后如何“执政”,如何在“进京赶考”中“考个好成绩”的问题。
另一个典故是“决不当李自成”。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艰辛奋战18个春秋,于1644年打下天下,进京称帝。起义军进入北京城之后,花天酒地,沉迷享受,李自成的屁股还没有把宫殿里的龙椅暖热,仅仅坐天下42天,就丢了江山,仓皇离京,又被一路追*,直到灰飞烟灭。*认为,李自成是“考”砸了。*多次用李自成这个例子,告诫全党同志,“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小心,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当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