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食材:
面粉 500 克,猪瘦肉350 克,肉皮冻200 克,姜末20 克,葱末10 克,绍酒8 克,酱油15 克,精盐3 克,味精2 克,白糖12 克,胡椒粉1克,酵母13 克。
做法:
1.将面粉放入容器内,参加酵母拌匀,再参加温水250 克和匀成
面团,静饧1 小时。
2.猪瘦肉洗净,沥去水,剁成末,放入容器内,参加绍酒、酱油、
精盐、味精、白糖、胡椒粉搅匀,参加清水150 克搅匀上劲,再参加切成细粒的肉皮冻、姜末、葱末拌匀成馅。
3.将面团搓成条,揪成60 个剂子,逐一按扁,擀成圆薄皮,放上馅,提褶收口捏严成小笼包生坯,摆入笼屉。全数制好后入蒸锅内用大火蒸至熟透掏出即成。
一、主要原料:面粉500克面肥50克碱水适量馅料:猪肉250克猪皮冻150克(冻的做法见加蟹小笼包)
调辅料:酱油8克精盐6克料酒10克味精5克胡椒粉2克花椒面2克白糖4克香油15克葱、姜末各适量
制作方法:
⑴将猪肉剁成肉末,放入盆中加入酱油、精盐、味精、胡椒面、花椒面姜末、料酒、白糖搅拌均匀后,将清水70克分数次加入其中,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再将猪皮冻用刀切成碎粒放入盆中搅拌均匀,最后放入葱末、香油调拌均匀即成馅心;
⑵将面粉250克加入面肥50克用温水调制成软硬适当的面团,放在30℃的环境中发酵成发酵面团;将面粉250克用温水调制成水调面团;待发酵面团鼓起后,兑入碱水揉匀揉透再和水调面团和在一起揉匀揉透,饧酵待用;
⑶将饧酵好的面团搓条下成25克/个的剂子,擀成圆坯皮,包入17.5克的馅心,捏制成16——21个褶的圆形包子,放入小笼中旺火蒸制7——8分钟即熟;
特点:皮薄馅嫩,鲜咸适口,汁多肥嫩,面食佳品。
注意事项:
⑴搅肉馅时要向一个方向搅拌,搅上劲;
⑵包好的包子,要饧酵10分钟后再放入火上蒸制,使坯皮松嫩柔软洁白。小笼包是上海著名的小吃,要做到皮薄馅靓是有秘诀的。做皮时开粉要用滚水渌熟,皮才软滑,若用生粉就会太干了。馅要有汁才好味,但馅料有水份会很难包,配好后放进雪柜片刻,使油和水份都凝固才包,蒸熟后的小笼包就会很好味了。
二、
原料:猪肉300克(肥瘦比例约3∶7)。生抽60克,葱末、姜末各少许,白糖、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1.将猪肉洗净,剁成馅,放入盆内,分3次加入180克清水,朝一个方向搅拌成黏稠状。
2.依次将生抽、葱末、姜末、白糖、盐、味精放入搅拌好的肉馅中,充分搅拌让肉馅入味。
3.最后加入香油,拌匀即可。备注在肉馅的调制过程中,要始终按照同一方向搅拌,切忌无方向搅拌,导致肉馅很散,口感不好。加入的清水可以增加到240克,但是必须搅拌到黏稠状,否则成馅后会慢慢渗出水分影响馅的口感。
小笼包子馅怎么调?
最佳答案主料:猪肉 配料:食盐、味精、白糖、料酒、香油、姜末、鸡汤拌馅儿时要搅拌均匀,还要把馅儿往盆里摔、和面的时候要放温水,放点酵母,然后要用劲揉,放至30分钟发酵,其作用是使包子皮更筋,口感更好。揉揉、摔摔之后,面就算准备好了。擀皮儿揪襟儿,也就是把面揪成大小均匀的面揪揪按成片儿状擀成圆形,皮儿要薄,且均匀四、包包子馅儿少了不好吃,馅儿多了包不住。您看清楚喽,这么多才正好。
首先要把面发好,说到发面,就要掌握好和面的技术,一般来说是一斤面要加0.7公斤的水,要事先把发面的引子泡好,与面一起和,面发的时间与季节有关系,一般来说,天气越冷,用的时间越长。在摄氏20度下,一般需要2个小时。注:用温水和面,蒸出来的馒头和包子比较软和。老人孩子都喜欢。看面发酵最简单方法用手按一下,如果按下的面坑很快鼓起来那就证明面发好了。
对包子来说,做馅是有技术的了,制作过程如下:把馅的主料做好,如肉馅或素馅,肉馅的要把肉切成丁,用麻油、酱油、花椒粉、味精等伴好,养至少一个小时;辅馅要做好,如用韭菜的,就要先洗好凉干,再来切好,放在一边,等待使用;
第三、伴馅:把上述的馅伴起来,用花生油及其他的调味品调好,放入的食盐要适中,这时馅就做好了;
把炉火调整好,蒸锅放入水至沸,等待包子包好后放入;
包包也有技术,要皮薄,一两能包10个,一个包上的皱褶有20个,这样的包子又好看又好吃;把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笼,包子与包子间要有适度的间隙,一般要有1.5公分即可;
第六,要旺火,蒸15分钟后启笼,再稍凉一会儿。
小笼包别称小笼馒头,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南宋时在江南承传、发展和演变而成,近代以常州万华茶楼的小笼馒头最为出名。小笼包,是常州、无锡、上海、南京、杭州、嘉兴、芜湖、徽州、嵊州等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
常州小笼包味鲜,无锡小笼包味甜。而诞生于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翔小笼同样历史悠久,享誉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