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24时辰的标志,古代24时辰对照表具体时间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5-06-15 03:26:19

古代的24时辰的标志,古代24时辰对照表具体时间(1)

中国古代十二个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古代一天十二个时辰分别如下:

1、夜半

23:00-01:00丨子时

释义: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此时,灯火幽暗,夜色阑珊。

2、鸡鸣

01:00-03:00丨丑时

释义:

鸡鸣,或曰荒鸡。此时,轻风拂过梦境,万籁俱寂。偶有几点寒鸦惊起,绕树三匝,飞掠皎皎明月。

3、平旦

03:00-05:00丨寅时

释义:

平旦,又称黎明、日旦。此时,天色朦胧,尚未破晓。大地漆黑幽暗,天上微微发白。

4、日出

05:00-07:00丨卯时

释义:

日出,亦称破晓、日晞。此时,太阳跃出地平线,光耀大地。古代官员上早朝。衙门口点名时,恰是卯时。故而将“点卯”称为上班报道的说法,沿用至今。

5、食时

07:00-09:00丨辰时

释义:

食时,亦称早食、宴食。这一时段,正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秦汉时期,民间一天两顿,以”朝食“为主餐。

6、隅中

09:00-11:00丨巳时

释义:

隅中,也叫做日禺。此时,临近中午,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7、日中

07:00-09:00丨午时

释义:

日中,又名日正。此时,太阳行至中天,烈日当头。上古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段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

8、日昳

13:00-15:00丨未时

释义:

日昳,又名日央、日仄等。此时,太阳偏西,以中天为界,与隅中相对。

9、晡时

15:00-17:00丨申时

释义:

晡时,或曰夕食、馎时。是古时汉人吃第二顿饭的时段。

10、日入

17:00-19:00丨酉时

释义:

日入,又叫日没、日沉。此时,太阳即将落山,夕阳西下。古人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11、黄昏

19:00-21:00丨戌时

释义:

黄昏,亦称日暮、日夕。此时,夕阳沉没,万物朦胧,一更欲黑而未黑。

12、人定

21:00-23:00丨亥时

释义:

人定,即人静。也叫定昏、夤夜。乃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此时,二更夜已深,人们安歇入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