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是成语“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 解释: 为:认为;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 亦作“自以为然”。 第一种:自己觉得别人也会与自己想的一样,其实别人和你想得根本就不一样,主观臆断。 第二种: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出处: 原句 《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原文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已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已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下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例句: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自以为是、趾高气昂、目中无人、自鸣得意、自命不凡。
1、自以为是 拼音:zì yǐ wéi shì 释义: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译文:世间的人往往自己以为自己是对的,自己夸大自己的才能。2、趾高气昂 拼音:zhǐ gāo qì yáng 释义: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 莫敖 (屈瑕字)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译文:莫敖此次出征必定,因为他的性格骄傲自满,容易得意忘形,内心不坚固。3、目中无人 拼音:mù zhōng wú rén 释义: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出处:巴金《秋》:“我对你说,你不要目中无人,就把长辈都不放在眼睛里。” 4、自鸣得意 拼音:zì míng dé yì 释义: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译文:姐妹相逢没有一些其他的话语,只是各自凭借自己的彪悍洋洋得意。5、自命不凡 拼音:zì mìng bù fán 释义: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杨大洪》:“大洪杨先生涟,微时为楚名儒,自命不凡。” 译文:大洪山下的杨涟先生年轻的时候到楚国为儒生,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