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型结构及其目的,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5-06-27 14:09:28

简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型结构及其目的,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1)

数据库的三级模型结构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外模式是用户能够直接访问和操作的数据视图,它为不同用户提供了不同的数据展示方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它定义了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和关系,并提供了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内模式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它描述了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和组织结构。

这种三级模型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数据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通过将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分离,可以使用户对数据的操作不受物理存储结构的影响,从而实现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同时,通过外模式的存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义和访问数据,而不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具体实现细节,从而实现了数据的视图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和灵活性使得数据库系统更易于维护和扩展。

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② 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
③ 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④ 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记录由哪些数据项构成,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义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定义: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③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三、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定义: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② 一个表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如:数据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其目的有:
① 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
② 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