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东坡突围》中,余秋雨对苏东坡的评价:苏东坡山居笔记因"乌台诗案"被贬官之后,他的政敌、私敌甚至一些泼皮无赖都一哄而上,对他的人格进行无耻的诽谤攻击,东坡先生像一个被敌人围困在狭小空间的战士,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
一个倒了霉的大学者、大诗人,就像一面镜子,一下子照出了那么多的妖魔鬼怪,有那么多丑恶的灵魂显影,反倒衬托出被诽谤者的高风亮节。
余秋雨先生在《黄州突围》这篇文化散文里将“乌台诗案”中苏轼的不幸,指为系小人所害,是遭小人嫉妒的结果:“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
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于是引起一部分人酸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