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完红楼梦的第八到九回,个人感觉非常深刻,意境优美。
2 其中,作者通过描绘宝玉的心思,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侵害。
宝玉在袭人、紫鹃等女子的陪伴下,忘却前尘,享受着人生的美好时光。
然而,当那些虚假的形式和礼教再次袭来,宝玉的内心再次受到考验。
这也象征了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扭曲和伤害。
3 读完这一章节,不仅可以感受到红楼梦作者的文学魅力,更可以反思当下社会中那些和谐美好的事物背后所隐藏的丑陋和扭曲。
通灵宝玉本是补天之余的顽石,因向往人世繁华,经仙僧大展幻术,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又镌上了一些字,由下凡的神瑛侍者夹带着它投了胎,成了贾宝玉落草时衔着来、以后一直挂在脖子上的美玉。关于通灵玉,前文曾多次写到,但都未详述,现在因宝钗要“细细的赏鉴”,才对它作了详尽的正面介绍。
通灵玉即石头,是曹雪芹虚拟的小说的作者,小说也就被虚构成是石头幻入红尘所经历的故事。石头是一直伴着贾宝玉的,所以实质上也等于是贾宝玉所经历的故事。“莫失莫忘”是告诫语,也就是说若能如此就会吉祥平安。那么,故事中贾宝玉是否不慎“失”掉过玉呢?据脂批提示,后半部原稿有“误窃”、“凤姐扫雪拾玉”、“甄宝玉送玉”等情节,看来还真的失掉过,只是详情已不可知了。反正很可能还是现实的合乎情理的写法,与续书所写莫名其妙地神秘失踪,致使宝玉迷失本性成了疯癫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