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基本形象礼仪包括哪些,个人形象礼仪主要包括什么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3-10-30 17:33:30

我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以礼行天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更是以“不学礼,无以立”的言论闻名于后世。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礼仪,不懂得礼仪,就很难在社会上很好地立足和发展,更谈不上受到他人的欢迎。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礼仪作为联系沟通交往的桥梁,显得更为重要,且有了新的发展。

现代礼仪更能展现个体的内在的善良和美好。得体的礼仪让人们在各种场合进退得宜。

时代改变的是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方式。礼仪的表现方式虽然会随着文化或者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变,但其最本质的精神却是不变的。

生活中的礼仪细节并非人人都精通,但只要我们把礼仪的基本内容铭记于心,在社交场合,娴熟运用,可以很好地提升个人的竞争力。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较好地掌握各种场合所需要的礼仪知识,我们编撰了《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一书。全书共分10个章节,分别讲述了个人形象礼仪、社交礼仪、日常生活礼仪、商务礼仪、学校礼仪、职场礼仪、节日风俗礼仪、餐饮舞会礼仪、涉外礼仪、服务礼仪等多种礼仪规范。

在编撰过程中,本书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礼仪资料,注重新颖性,知识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力求全面反映各种社交场合的礼仪内容希望本书能使您全面了解礼仪的魅力,为您迈向成功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章节个人形象礼仪

西汉戴圣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个人形象礼仪包括仪容、表情、举止、服饰等方面的礼节规范。它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因素,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是值得注重的重要方面。

一、恰到好处的妆点

现代社会,人们对仪容越来越重视。一个人良好的仪容卫生,能够给人以端庄、稳重、大方的印象,既能体现自尊自爱,又能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与礼貌。做好个人仪容卫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头发要勤于梳洗,发型要朴素大方。男士可选择中分式、侧分式、短平式、后背式,女士可选择齐耳的短发式或留稍长微曲的长发。男士头发不应盖过耳部,不触及后衣领,也不要烫发。女士头发不应遮住脸部,前面刘海不要过低。

面部要注意清洁与适当的修饰。男士要剃净胡须、刮齐鬓角、剪短鼻毛,不留小胡子和大鬓角。女士可适当化妆,但以浅妆、淡妆为宜,不可浓妆艳抹,并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

做到勤洗澡、勤换衣袜、勤剪指甲、勤漱口,上班前最好不要吃大葱、大蒜之类有异味的食物,必要时可含一点茶叶或嚼口香糖,以去除异味。

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有必要修饰仪容。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仪容都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并将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一)面颊化妆

面颊化妆,就是涂抹胭脂,有大红、玫瑰红、粉红、桃红、水红等不同颜色,使用时可根据肤色、部位等实际情况选用。

其关键技巧在于抹胭脂时操作要轻,胭脂分布要匀,色彩过渡要自然,并以使用后不产生人工涂抹的痕迹为宜。胭脂着色的中心位置应掌握在颧骨附近。操作时要用胭脂扑或胭脂扫,以颧骨为出发点往耳朵上缘方向轻轻抹去,接着用手掌轻柔地把胭脂晕开。需要提醒的是,开始涂抹时胭脂用量要少,少到几乎看不出明显的效果,晕开后似化妆未化妆。以后手法熟练时再根据实际需要,逐步作适当的调节。

由于每个人面部的肤色、身体状况各不相同,使用胭脂就得按需选用。如原来面颊过红,就需多扑些妆粉来弥补,使红色淡化,然后再用粉红色的胭脂晕开,尽可能使红与周围的肤色协调,减少色调上的强烈反差。又如在面色苍白时,宜选用桃红色的胭脂,晕开面广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整个面颊部位色调有明显的反差。如果使用油脂型胭脂,还可使皮肤呈现出一点光泽。

面颊部位的化妆,要注意涂抹的浓谈以及涂抹的范围,以使面部的两颊泛出微微的红晕,产生健康、艳丽、楚楚动人的效果。

(二)眼部化妆

眼部化妆,重点在色彩组合。在隔离和粉底,定妆完以后,在睫毛根部画一条均匀的眼线,再在上眼睑均匀平铺提亮的白色眼影,尤其在眉弓处加重,注意眼角不要忽略。如果你皮肤黑的话,比较百搭的就是暗色的眼影,先用亚光棕色眼影从睫毛根部开始往上匀,范围是眼窝,要重点加强眼尾。如果觉得不够暗可以在此基础上从睫毛根部再添加一些黑色眼影。平时化妆如果时间够的话,可以画一条眼线,用眼影匀开,再涂睫毛膏。如果用偏橘色的腮红和唇彩,会使你的眼妆简单又有精神。

如果眼部有缺陷则可以用点睛之笔加以掩盖:

1 眼睛距离大的人,可使用眉笔在眼角画线,然后从眉头至眼角,使用棕色的眼影,以指尖画上看起来就会好看而且显得自然。

2 眼睛细小的人,可以在上眼睑画大约1厘米左右的影子,眼线则以5毫米左右的宽度画至眼角再伸出一点,然后使用睫毛膏,眼睛看起来大而有神。

3 眼窝深的人,总是给人一种疲劳的感觉,因此化妆时应尽量作较明朗的化妆。在上眼睑涂比影子还要淡的粉膏,轻画眼线,涂睫毛膏,眉头须画粗一点,末端则依着弧线逐渐变细。

4 眼睛下垂的人,表情上缺少生气,因此与吊角眼的人相反,应该将上眼睑眼尾的影子涂成模糊状态。画眼线时,将眼尾画粗一点,同时要稍微往上翘;眉毛则须画得柔和一点。

5 眼尾上翘的人,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这种人的化妆法,是在眼尾涂眼影后,延伸成为朦胧状。画眼线时,在眼尾稍微往下画。眉毛也以接近水平的角度,很柔和地保持平衡画下来,这样的化妆看起来会较柔和点。

6 单眼皮的人,画眼线时,在上眼睑的眼睫毛的根部稍微画粗一点,眼尾须稍微向上。画眼影时,将眼睫毛的边缘画浓一点,但是上面则要画淡一点,同时旁边要涂成朦胧状态。

眼部是面部表情最为丰富的地方。根据某种场合的需要,对眼部进行适宜的修饰,就等于你在悄悄向他人诉说你的美丽并增强仪容美。

(三)眉形美化

眉部的化妆,首先,要修眉,就是把过长、多余的眉毛剪去、拔除。方法是:先将眉毛用眉刷顺向进行梳理,接着使用眉毛钳除去长得位置不好、形态不好的眉毛,对眉形作适当的修整,不宜多剪、多拔,以保留自然的眉毛为主。然后再用眉毛梳从下而上倒梳眉毛,剪除过长、不齐的眉毛,再梳平复原。

然后,才是画眉,是指用眉笔将已整修过的眉毛作勾描、加深处理,使眉毛显得完善、逼真。画眉的要领是:要画在眉毛上,而不要画在眉毛外;要顺着眉毛生长的方向画,而不要逆向涂抹;要仔细慢慢地进行,而不要粗略地涂上几笔。要尽量使眉毛的形状通过修饰显得柔美自然。需提醒的是:切忌作过分的修改,不然会造成虚假、夸张、走样的后果,失去画眉的本身意义。

最后整理,眉毛画好后,应对着镜子检查一下两条眉毛是否对称,粗细是否一致。最后,可用眉刷将画好的眉毛轻轻地顺着眉毛生长的方向刷一下,扫去残留的墨粉,清洁一下眉部。

化妆眉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好适当的眉形,才能达到美化面容的目的,如果不顾脸形与眉形的和谐,不恰当地偏爱细眉或欣赏浓眉都会影响到面部化妆的整体效果。

(四)唇部美化

唇部化妆主要是涂唇膏(口红),它可用来增强口唇的艳丽。有时候一天忙碌的工作会让你看起来没精打采,如果画一个精致的樱唇会让你看起来更加出色。

唇部化妆的第一步,宜先用唇线笔按自己设计的唇形或自然唇形勾勒一圈,用作定型和防止口红外溢。接着再开始涂口红,要领是把口红涂在唇线内。为了方便喝水、用餐,不妨用餐巾纸轻轻按一下嘴唇,使口红固定下来,避免染到杯子和餐具上。若要使嘴唇在涂好口红后有立体反光感,可用无色亮光的唇膏在唇中央突起处轻轻点几点即可。

由于各人的唇形不同,涂口红时可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争取达到预期的效果。

嘴唇太小、太薄,宜使用大红、玫瑰红、猩红等色彩浓的唇膏,用唇线笔勾勒唇形应稍微放宽些,即在天生的唇线外0 5至1毫米处勾一圈,涂唇膏时要尽量遮盖掉原来的唇线,这样就可克服小而薄的“先天不足”。

嘴唇生得又大又厚的,宜采用另一种方法处理,唇膏色宜淡不宜深,淡红色的唇膏是首选的色调,加上用粉底作掩饰,把嘴唇变得小些。关键的方法是,勾勒唇线要沿天生的唇线内0 5至l毫米处画一圈,这样可相对克服一点原来大而厚的印象。

如果是嘴角下垂的情况,就需用改变唇形的方法来解决。其要领是将唇中部的曲线稍向上下扩大些,从视角上冲淡对唇角下垂的注意,在勾勒唇线时要把下垂部分适当提高些,延长些。下唇使用的口红颜色可比上唇稍暗一些。

唇部化妆不仅可以让双唇得到滋润,不让嘴唇干燥,更重要的是它能充分补充嘴唇的水分,让你的双唇看起来更加有立体感,使你看起来更加丰盈动人。

(五)发型修饰

1 椭圆形脸的特征与发型设计

椭圆形脸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脸型:脸型的长宽之比接近美学的黄金比。由于这种脸型具有较好的视觉基础,因此选择发型的范围就较广泛,长短发型都容易与这种脸型协调,产生良好的视觉美感。

2 圆脸型的特征与发型设计

圆脸型有娃娃脸的感觉。对于成熟女性,这样脸型缺少明朗的结构及形式上的生动美感,因此在发式塑造上应利用发型共同来组成椭圆形:可以塑造成顶部丰隆的发型以使额头增宽,削弱圆脸的圆弧线的感觉,还可以利用不对称发式以产生跳跃感,削弱圆脸型有时产生的平板感觉。

3 窄长脸型的特点及发型设计

这种脸型“脸宽不足,脸长有余”,有时会觉得缺乏活泼生动感。可用遮盖法掩饰脸长,例如直发童花式和层次短翻翘以及蓬松自然短波浪减弱脸型的纵长感。

4 长方形脸的特点与发型设计

与椭圆形的脸型相比,长方形脸下颌过宽,也称国字型脸,具有雄性风范的阳刚之气。可用柔和的发型和线条来减弱刚硬感。常见的有长碎波浪式,这种丰满而又飘柔的发型具有浓浓的女性味,弯曲的发型使下颌角显得圆滑。

头发是一个衬托面容的框架,发型的改变可以改变整个头部的外貌和造型。也就是说:头发的多少,头发质量的好坏,头发颜色的深浅以及头发经过制作后形成的状态与变化,会给脸型、面容、情绪及个性的塑造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会说话的眼睛

对眼神的要求一般有如下方面:

1 注视的时间

(1)表示友好。向对方表示友好时,应不时地注视对方。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全部相处时间的l/3左右。

(2)表示重视。向对方表示关注,应常常把目光投向对方那里。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相处时间的2/3。

(3)表示轻视。目光常游离对方,注视对方的时间不到全部相处时间的1/3,就意味着轻视。

(4)表示敌意。目光始终盯在对方身上,注意对方的时间占全部相处的2/3以上,被视为有敌意,或有寻衅滋事的嫌疑。

(5)表示感兴趣。目光始终盯在对方身上,偶尔离开一下,注视对方的时间占全部相处时间的2/3以上,同样也可以表示对对方较感兴趣。

2 注视的角度性

注视别人时,目光的角度,即目光从眼睛里发出的方向,表示与交往对象的亲疏远近。

(1)平视。也叫正视,即视线呈水平状态。常用在普通场合与身份、地位平等的人进行交往时。

(2)侧视。是一种平视的特殊情况,即位于交往对象的一侧,面向并平视着对方。侧视的关键在于面向对方,若为斜视对方,即为失礼之举。

(3)仰视。即主动居于低处,抬眼向上注视他人,以表示尊重、敬畏对方。

(4)俯视。即向下注视他人,可表示对晚辈宽容、怜爱,也可表示对他人轻慢、歧视。

3 注视的部位

允许注视的常规部位有:

(1)双眼。注视对方双眼,表示自己重视对方,但时间不要太久。

(2)额头。注视对方额头,表示严肃、认真、公事公办。

(3)眼部与唇部。注视这一区域,表示礼貌、尊重对方。

(4)眼部与胸部。注视这一区域,多用于关系密切的男女之间,表示亲近、友善。

(5)任意部位。对他人身上的某一部位随意一瞥,多用于在公共场合注视陌生人,最好慎用。

眼睛最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在交际礼仪中,正确地运用目光,能恰当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因此,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内心感情,目光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

三、魅力从笑容中来

(一)笑的种类和方法

1 笑的种类

在人际交往中,合乎礼仪的笑容大致可以分作以下几种:

(1)含笑。不出声,不露齿,只是面带笑意,表示接受对方,待人友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2)微笑。唇部向上移动,略呈弧形,但牙齿不外露,表示自乐、充实、满意、友好,具有一种磁性的魅力,适用范围最广。

(3)轻笑。嘴巴微微张开一些,上齿显露在外,不发出声响,表示欣喜、愉快,多用于会见客户、向熟人打招呼等情况。

(4)浅笑。笑时抿嘴,下唇大多被含于牙齿之中,多见于年轻女性表示害羞之时,通常又称为抿嘴而笑。

(5)大笑。由于表现太过张扬,一般不宜在商务场合中使用。

2 笑的方法

笑的共性是面露喜悦之色,表情轻松愉快。但是,如是发笑的方法不对,或许笑得比哭还难看,或许会显得非常假,甚至显得很虚伪。

(1)发自内心。笑的时候要自然大方,显出亲切。

(2)声情并茂。笑的时候,要做到表里如一,使笑容与自己的举止、谈吐有很好的呼应。

(3)气质优雅。笑的时候,要讲究笑的适时、尽兴,更要讲究精神饱满,气质典雅。

(4)表现和谐。从直观上看,笑是人们的眉、眼、鼻、口、齿以及面部肌肉和声音所进行的协调行动。

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举止,但笑也颇有讲究。利用笑容,可以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打破交际障碍,为沟通与交往创造有利的氛围。

(二)笑的禁忌

在人际交往中,以下几种笑是应该回避的。

1 假笑。即笑得虚假,皮笑肉不笑。

2 冷笑。即含有怒意、讽刺、不满、无可奈何、不屑一顾、不以为然等容易使人产生敌意的笑。

3 怪笑。即笑得怪里怪气,令人心里发麻,多含有恐吓、嘲讥之意。

4 媚笑。即有意讨好别人,非发自内心,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的笑。

5 怯笑。即害羞、怯场,不敢与他人交流视线,甚至会面红耳赤的笑。

6 窃笑。即偷偷地扬扬自得或幸灾乐祸的笑。

7 狞笑。即面容凶恶,多表示愤怒、惊恐、吓唬。

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微笑,让微笑真正的发自内心,渗透着自己的情感,表里如一,毫无包装的微笑才有感染力,才能被视作“参与社交的通行证”。

四、让自己变得讨喜

人的面部表情是最直观、最没有防备的,如果在面对他人的时候做出很奇怪的表情就很容易被误解。

1 局部表情

人的眉毛、鼻子、嘴巴、下巴、耳朵都可以独立地显示各自的表情。

(1)眉毛的显示

以眉毛的形状变化所显示的表情,一般叫做眉语。除配合眼神外,眉语也可独表意。

①皱眉型:双眉紧皱,多表示困窘、不赞成、不愉快。

②耸眉型:眉峰上耸,多表示恐惧、惊讶或欣喜。

③竖眉型:眉角下拉,多表示气恼、愤怒。

④挑眉型:单眉上挑,多表示询问。

⑤动眉型:眉毛上下快动,一般用来表示愉快、同意或亲切。

(2)嘴巴的显示

嘴巴的不同显示往往可以表示不同的心理状态。在交际场合中常见的有:

①张嘴:嘴巴大开,表示惊讶。

②抿嘴:含住嘴唇,表示努力或坚持。

③撅嘴:撅起嘴巴,表示生气或不满。

④撇嘴:嘴角一撇,表示鄙夷或轻视。

⑤拉嘴:拉着嘴角,上拉表示倾听,下拉表示不满。

2 综合的显示

(1)表示快乐:眼睁大,嘴巴张开,眉毛常向上扬。

(2)表示兴奋:眼睁大,眉毛上扬,嘴角微微上翘。

(3)表示兴趣:嘴角向上,眉毛上扬,眼睛轻轻一瞥。

(4)表示严肃:嘴角抿紧下拉,眉毛拉平,注视额头。

(5)表示敌意:嘴角拉平或向下,皱眉皱鼻,稍一瞥。

(6)表示发怒:嘴角向两侧拉,眉毛倒竖,眼睛大睁。

(7)表示观察:微笑,眉毛拉平,平视或视角向下。

(8)表示无所谓:平视,眉毛展平,整体面容平和。

面目表情是指人们面部所显示出的综合表情。它对眼睛和笑容发挥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自成一体,表现自己的独特含义。一般情况下,通过面容所显示的表情,既有面部部位的局部显示,也有它们的彼此合作,综合显示的特征。

五、把自己当成一道风景

(一)良好的行姿

1 男性走姿。男性走路的姿态应当是:昂首,闭口,两眼平视前方,挺胸,收腹,上身不动,两肩不摇,两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两腿有节奏地交替向前迈进,步态稳健有力,显示出男性刚强、雄健、英武、豪迈的阳刚之美。

2 女性走姿。女性走路的姿势应当是:头部端正,不宜抬得过高,两眼直视前方,上身自然挺直收腹,两手前后摆动幅度要小,以含蓄为美,两腿并拢,碎步前行,走成直线,步态要自如、匀称、轻盈,显示女性庄重、文雅的阴柔之美。

3 基本规范。无论男女,走路都应注视前方,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回头张望,走路时脚步要干净利索,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可把手插在衣服口袋里,尤其不要插在裤袋里,也不要叉腰或倒背着手,这些都很不美观。

几个人一起走路,应该使自己的步伐与他人的步伐协调一致,既不要走得过快,一个人遥遥领先,也不要走得过慢,孤单单地落在后面,显得与众人格格不入。与上司同行,原则上应该在上司的左边或后面走;男女同行,上下楼梯、开门或在黑暗处均应走在女士前面,以便给予照顾。

脚步的强弱、轻重、快慢、幅度及姿势,必须同出入场合相适应。在室内走路要轻而稳;在花园里散步要轻而缓;在病房里或阅览室里走路要轻而柔……总之,步态要因地、因人、因事而宜。

对行姿的要求是“行如风”,即走起路来像风一样轻盈。当然,不同的情况,对行走的要求是不同的。

(二)正确的蹲姿

1 不要突然下蹲。蹲下来的时候,不要速度过快。当自己在行进中需要下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2 不要离人太近。在下蹲时,应和身边的人保持一定距离。和他人同时下蹲时,更不能忽略双方的距离,以防彼此“迎头相撞”或发生其他误会。

3 不要方位失当。在他人身边下蹲时,最好是和他人侧身相向。正面面对他人,或者背部面对他人下蹲,通常都是不礼貌的。

4 不要毫无遮掩。在大庭广众面前,尤其是身着裙装的女士,一定要避免下身毫无遮掩的情况,特别是要防止大腿叉开。

5 不要蹲在凳子、椅子上。有些地方,有蹲在凳子或椅子上的生活习惯,但是在公共场合这么做的话,是不能被接受的。

日常生活中,蹲下捡东西或者系鞋带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尽量迅速、美观、大方,应保持大方、端庄的蹲姿。

(三)手势礼仪

1 简洁明确。手势的运用,要能使人看清、看懂,并能根据你的手势领会你的心理,不能含糊不清。

2 动幅适度。运动轨迹柔和协凋,一般说来,手势的活动范围大体有三个区域:上区(肩部以上),表达出一种理想、希冀等积极肯定的思想;中区(肩部至腰部),多表示叙事和说明等比较平静的思想;下区(腰部以下地区),通常表示否定、消极的思想。手势的动幅过大或过多,会使人觉得浮躁张扬,过小又会显得暧昧不堪,手势太生硬会使人敬而远之。

3 自然得体。手势要与语言表达相一致,要符合对象、场合的需要,不能刻意模仿别人的手势,以免妨碍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

4 和谐统一。手势要与整个面部表情和谐一致,下意识的动作要坚决避免。同时应注意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手势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5 注意区域性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手势的含义也有很多差别,甚至同一手势表达的含义也不相同。所以,只有了解手势表达的含义,才不至于无事生非。

当然,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位是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同时也是变化多端的。手势应该在实践中综合掌握,灵活运用。

手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它集形象、情意、指示等多种表达功能为一体,是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繁的体姿语。不同的手势,表达不同的含意,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达意,会为交际形象增辉。

六、得体的服饰是对他人的尊重

(一)着装体现仪表美

着装整齐、整洁、合身,是体现仪表美的必然要求。另外还要兼顾下列—些原则。

1 要求着装要符合本国的道德传统和常规做法。在正式场合,忌穿着过露、过透、过短和过紧的服装。身体部位的过分暴露,不仅失敬于他人,更有失自己身份。

2 要求着装的各个部分相互映衬,自然协调特别是要遵守服装本身以及与鞋帽之间的搭配,在整体上尽可能做到完美、和谐,展现着装的整体之美。

3 要求着装适应自身形体、年龄、职业的特点,扬长避短,可以在不违反礼仪规范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从而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但切勿盲目追逐时髦。

注意着装是每个事业成功者的基本素养,不仅能体现着装人的仪表美,而且能够增加着装人的交际魅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愿意与其深入交往。

(二)西服的穿着规范

1 讲究规格。西装有单件上装和套装之分。在非正式场合,可穿单件上装配以各种西裤或牛仔裤等;半正式场合,应着套装,可视场合气氛在服装的色彩、图案上选择大胆些;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应穿同质、同色的深色毛料套装,而且穿着两件套西服不能脱下外衣。按习俗,西服里面不能加毛背心或毛衣。在我国,至多也只能加—件“V”字领羊毛衣,否则显得十分臃肿,以致破坏西服的线条美。

2 穿好衬衫。与西装配套的衬衫要挺括、整洁、无皱褶,尤其是领口。衬衫不要翻在西装外,不能有污垢、油渍。其下摆要放在裤腰里,系好领扣和袖扣。衬衫衣袖要稍长于西装衣袖,通常要长出0 5~1厘米,领子要高出西装领子l~1 5厘米,以显示衣着的层次。如果不系领带,可不系领扣。

3 系好领带,戴好领带夹。领带必须打在硬领衬衫上,要与衬衫、西服和谐,领带的领结要饱满,与衬衫的领口吻合要紧凑,其长度以到皮带扣处为宜。若内穿毛衣或毛背心等,领带必须置于毛衣或背心内,且西服下端不能露出领带头。领带夹是用来固定领带的,其位置不能太靠上,一般夹在衬衫第三粒与第四粒扣子间为宜。西装系好钮扣后,不能使领带夹外露。

4 用好衣袋。西服上衣两侧的口袋只作装饰用,一般不放物品,否则会使西服上衣变形。西服上衣左胸部的衣袋又称手帕兜,用来插装饰性手帕,也可空着。有些物品,如票夹、名片盒可放在上衣内侧衣袋里,裤袋亦不可装物品,以求臀位合适,裤形美观。

5 系好纽扣。西服纽扣有单排、双排之分,纽扣系法有讲究:双排扣的西服要把纽扣全部系上,以示庄重。单排两粒扣,只扣上面一粒纽扣,三粒扣则扣中间一粒,坐下时可解开。西方人士认为衣服上纽扣的数目必须保持单数。

6 穿好皮鞋。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并要上油擦亮,而且裤子应盖住皮鞋鞋面。便鞋、布鞋和旅游鞋都不合适。皮鞋的颜色要与西装相配套。穿皮鞋还要配上合适的袜子,使它在西装与皮鞋之间起到一种过渡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西装已成为当今国际上最标准的通用礼服,一套合体的西服,可以使着装者显得潇洒、精神、风度翩翩。

(三)职业装的穿着规范

1 整齐。职业装必须穿着合身,袖长至手腕,裤长至脚面,裙长过膝盖,尤其是内衣不能外露;衬衫的领围以插入一指大小为宜,裤裙的腰围以插入五指为宜。不挽袖,不卷裤,不漏扣,不掉扣;领带、领结、飘带与衬衫领口的吻合要紧凑并且不能系歪;如果有号牌或标志牌,要佩戴在左胸正上方,有些岗位还要戴好帽子与手套。

2 清洁。职业装要时刻保持清洁,表面要无污垢、无油渍、无异味,领口与袖口处尤其要保持干净。

3 挺括。职业装不能皱巴巴的,穿前要烫平,穿后要挂好,做到上衣平整、裤线笔挺。

4 大方。款式简练、高雅,线条自然流畅,便于岗位接待服务。

穿着职业装使着装者具有一种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从服饰上体现其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同时这也是对服务对象的一种尊重。职业装的穿着要求就是整齐、清洁、挺括、大方。

(四)脚部的时装礼仪

1 鞋子礼仪。在一般场合,男性均应该穿没有花纹的黑色平跟皮鞋,女性穿黑色半高跟皮鞋。在礼仪场合绝对禁止穿露脚趾的皮凉鞋。旅游鞋、布鞋、各式时装鞋与西装都是不相配的。在西方国家,正规场合中会议、谈判、舞会、庆典、拜访或接待重要的贵宾等场合是绝对不允许穿凉鞋的,否则会被认为缺乏教养、不懂礼貌。

2 袜子礼仪。袜子的穿着也是重要一环。在礼仪场合,绝不能光着脚穿鞋。正式或半正式场合,男性应穿颜色素净的中长筒袜子,这样可以避免坐下谈话时露出皮肤或浓重的腿毛。袜子颜色以单色深色最好,带有不显眼的条纹、方格图案也可以,但色调应比裤子深一些,以使它在裤子和鞋之间呈现一种过渡色。女性着长裙、旗袍应配以肉色长筒丝袜最为得体,浅肉色可以使皮肤罩上一层光泽,显得细腻娇嫩,深肉色可以给人以一种修长健美的感觉。长筒袜的长度一定要高于裙子下部边缘,且留有较大余地,否则一走动就露出一截腿来,极不雅观。因此,在礼仪场合,短袜配短裙是不适宜的。

在正式场合着裙装,不穿袜子也是很不礼貌的。女性都应当在办公室或工作场所预备好一两双袜子,以备袜子钩破时换用。外出工作时最好也备用几双袜子,尤其在和日本客人打交道时更应如此,因为在进他们的餐厅小间时,要脱去鞋子换上拖鞋。若此时,袜子有破洞或不整洁,就很尴尬了。

总之,鞋袜的选择要注意与整体装束搭配,其颜色至少应当裙子、裤子与皮带、等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体现出穿着的整体美。

“脚部时装”在西方国家通常指鞋子和袜子,足见鞋子在整体着装的重要地位。一双得体的鞋子,它不仅能够映衬出服装的整体美,还能增加人体本身的挺拔俊美。

(五)外出时的职业着装规范

外出工作时的穿着应注重整体和立体的职业形象,要便于走动,不宜穿着过紧或宽松、不透气或面料粗糙的服饰。正式的场合女性仍然要以西服套裙为首要选择;较正式的场合也可选用简约、品质好的上装和裤装,并配以女式高跟鞋;较为宽松的场合,虽然可以在服装和鞋的款式上稍作调整,但切不可忘记职业特性是着装标准。

外出工作,要努力克制和避免着装上表现出的强烈表现欲,色彩不宜太复杂,并应注意与发型、妆容、手袋、鞋相统一,不宜咄咄逼人,干扰对方视线,甚至造成视觉压力。所用饰品不宜夸张,最好选择款型稍大的公务手袋,也可选择优雅的电脑笔记本公文手袋,表现女性自信、干练的职业风采。

服装款式应注重整体和立体的职业形象,外出时的职业着装要注重简洁、得体。

(六)公务礼服的礼仪规范

公务礼服是用于较为正式、隆重的会议,迎宾接待的服饰,在服饰中它的品位和格调具有着代表性和典型性。服饰的优良品质是最为重要的,做工要精致得体,色彩应以黑色和贵族灰色为主色,忌用轻浮、流行的时尚色系。而且应特别注意选配质地优良的鞋子。

佩饰应小巧而精美,服饰和佩饰的重点是衬托女人高雅迷人的气质。因为此类活动较少有充分的交流机会,因此手袋是你身份的显要表征,应选择质地优良、色彩和谐、款式简洁精美的手袋。

公务人员着装的基本礼仪是整洁、美观、得体,即要与自身形象相和谐,与出入场所相和谐,与着衣色彩相和谐,与穿着搭配相和谐。

(七)晚礼服的礼仪规范

晚礼服是用于庆典、正式会议、晚会、宴会等礼仪活动的服饰。

晚装服饰的特色、款式和变化较多,需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的风格而定。晚装多以高贵优雅、雍容华贵为基本着装原则。晚礼服永恒的风采就是闪亮的服饰,但全身除首饰之外的亮点不得超过两个。中式传统晚装以中式旗袍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端庄、文雅、含蓄、秀美的姿态。而西式的晚装多为开放型,强调美艳、性感、光彩夺目。

晚装不仅要讲究面料的品质,还要讲究饰品的品质,好的品质可以烘托和映衬女人的社会形象和品质。女人最恰到好处的美是精致,晚装是凸显女性魅力的代表着装,讲究款式和做工的精美。

晚礼服是晚上20:00以后穿用的正式礼服,是女士礼服中最高档次、最具特色、充分展示个性的礼服样式。又称夜礼服、晚宴服、舞会服。常与披肩、外套、斗篷之类的衣服相配,与华美的装饰手套等共同构成整体装束效果。

(八)休闲服的礼仪规范

休闲服是为适应现代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而产生的一类服饰,具有生活服饰和职业服饰的双重性。不少职业场所,为职业空间提供了较大的宽松条件,休闲服也成为一些轻松的职业场所适用的服饰。穿着舒适大方,是休闲服的基本特点,成熟优雅是休闲服较高的着装层面。

在职业场合,无论着正装还是休闲装,我们都应该记住我们的着装应当符合工作的需要,而并非为了娱乐;在选择职业休闲装时,我们可以选择舒适,但不失职业化的服装,且必须保持服装干净平整,没有磨损的边角,要特别避免体臭和服装异味,其高度洁净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魅力,甚至会高于其他服饰。在正式场合,不应穿过于紧身或宽松的休闲服装,男士应当穿袜子,女士应当穿包头鞋等。

休闲场合穿着应舒适自然,忌正规。但要干干净净、善用服装搭配的原理,穿出自己的风格。切记:休闲不等于随便!

(九)女性裙装四禁忌

1 在商务场合不能穿着黑色皮裙,否则会让人啼笑皆非。因为在外国,只有街头女郎才如此装扮。所以当你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尤其是出访欧美国家时,穿着黑色皮裙绝对不可以。

2 裙子、鞋子和袜子不搭配。通常着装必须配套化、系列化。如,穿裙子的时候,应该穿制式皮鞋,即黑色的或者单色的,高跟的或者半高跟的皮鞋。

3 重要场合不光腿。正式的高级的场合不光腿,尤其是隆重正式的庆典仪式光脚不仅显得不够正式,而且会使自己的某些瑕疵见笑于人。特别是在国际交往中一定要避免这个问题。在国外,女人穿套裙时,如果光腿就是在卖弄性感。有些国家的说法更难听,认为女人穿套裙时,不穿袜子,便等于没穿内衣。

4 不宜三截腿。即穿半截裙子时穿半截袜子,袜子和裙子中间露一段腿肚子。袜子一截,裙子一截,腿肚子一截。这种穿法,术语叫做恶性分割,它容易使腿显得又粗又短。在国外往往会被视为是没有教养的妇女的基本特征。

在塑造职业女性形象方面,没有任何一种女装能像套裙一样“一览众山小”。对于女性来说,适宜地穿好裙装,形象立刻就会光鲜百倍。气质和风度显现出来,事业也就拥有了更多成功的契机。但一些着裙装的禁忌,不可不察。

(十)女性戴文胸的禁忌

1 忌在公共场合不加掩饰随意整理文胸,如果感到文胸戴着不舒适,应该到卫生间内处理。

2 忌在长辈的视线内整理文胸,这是缺乏教养的行为。

3 忌在身份高的长者或上司面前整理文胸,这是举止轻浮的表现。

4 忌在异性面前整理文胸,这是极不稳重的行为。如果确是无意识的行为,则显示出你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较差。

5 忌在小辈面前整理文胸。在晚辈面前应起到良好作用,作为女人如果小孩都不尊重你了,这是最悲哀的事情。

6 忌文胸外泄及疏忽个人服饰卫生。女性在与人交往中,随时要注意自己的文胸是否外泄,并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日要换洗文胸。

文胸是女性们不可缺少的服饰之一,选择与穿戴合适的文胸不仅能显现女人的曼妙身材,更能体现一个女人的品位与个性,但前提是穿戴文胸一定要注重礼节、礼貌。

(十一)男性着装八禁忌

我们时常会在着装上犯错,有些甚至是不可原谅的。男性在着装方面要尽量避免以下八个方面。

1 凉鞋套袜子。当天气变凉的时候,很多人既想享受凉鞋的舒适,又怕自己的脚受凉,于是就来了个凉鞋套袜子,这是很不雅观的穿法,应该禁止。尤其在正式场合更不能如此穿着。

2 图案古怪的领带、衬衣、拳击短裤等。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标新立异,穿戴一些图案古怪的领带、衬衣,甚至把拳击短裤穿出来,感觉把自己打扮得越新奇越时尚。如此打扮除了让人感觉你很怪之外绝不可能让你看上去很时尚。

3 有很明显的品牌标识的衣服。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移动的活广告,那么就把那些标识撕掉,品牌的标识并不会让你看起来很时尚。

4 在办公室里背背包。不要穿着高级套装却背着背包,除非你是个学生或者正在登山,否则别把背包背出门。

5 大头皮鞋。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鞋子的重新流行也许没什么,但现在应该选择一些经典设计的鞋子会比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6 闪闪发光的衬衣或外套。很多人都认为去夜总会就要穿戴得闪闪发亮才合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你对穿着毫无概念的话,可以尝试着穿全体的黑色T恤或者黑色正装衬衣,你可以用它们搭配牛仔裤和正装或休闲皮鞋。

7 太肥大的衣服。在一般场合都应该选择剪裁合体的衣服。也许你要花工夫多多尝试,混合搭配各种剪裁和式样,才能找出那些你穿着让人看起来很舒服的衣服。

8 不讨巧的颜色。你衣服的颜色应该与你自身的特质(比如眼睛的颜色、皮肤的色调和体型)不冲突。着装的时候,你应该时刻铭记这一点。

适合的着装能让一个人看起来有权威、强大、富有、理性、可靠、友善、富有阳刚之气,还有许多对我们来说有益而且得到认可的品质,但一定要记住是适合的着装。

七、精选配饰,锦上添花

(一)首饰佩戴礼仪须知

首饰的种类很多,为人们所熟识的常见首饰主要有戒指、项链、手镯、胸花等。优雅得体的穿着,如果再加上富有个性的饰品,将会使你显得更加光彩照人。然而,首饰佩戴也是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要求的。

1 应当遵从有关的传统和习惯,在社交场合,最好不要靠佩戴首饰去标新立异。

2 不要使用粗制滥造之物。在社交场合中,不戴首饰无所谓,要戴就应戴质地、做工俱佳的。

3 佩戴首饰要注意场合,上班期间应不戴或少戴首饰。运动、旅游、出门拜访时不宜戴太多的首饰。只有在交际活动中佩戴首饰才最为合适。

4 佩戴首饰必须考虑性别差异。一般情况下,女士可以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首饰,而男士只宜佩戴结婚戒指一种。

近年来,配戴首饰已成为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注意的是,首饰的佩戴,绝不应一味地堆砌,认为多多益善。

(二)服饰品的佩戴原则

1 选择具有对比色的服饰品,就会更动人,更能显示自己的个性化

就拿女士们都喜欢的胸花来说吧,一般来说,衣服是淡色的,胸花宜选用鲜艳的颜色;如果衣服是深色的,胸花宜选用浅淡的颜色。春秋两季,女青年大多喜欢穿漂亮的羊毛衫,若穿一件玫瑰红色的羊毛衫,别一朵银白色的胸花,就能给人以活泼俏丽、艳而不俗的美感。

2 服饰品要与服装的式样、色调、风格要统一

类似于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却趿拉着一双拖鞋;身着一件高贵的裘皮大衣,却戴了一顶绿军帽;穿着朴素的学生装,却挎一个珍珠包之类的打扮都是极不协调的。穿西装时一定要换上皮鞋,穿裘皮衣时应配顶与之协调的裘皮帽,穿学生装时可以背一个活泼的书包……如此一来,整体效果就好多了。

3 装饰物要有利于弥补自己生理上的某些不足

比如,身材瘦小的戴一顶过大的帽子,会给人头重脚轻之感;脸大的人,最好不要戴太小的帽子,那样显得头小脸更大。双腿较短的人,服装与袜子、鞋最好选用同一种颜色,能给人以修长之感。脖子较短的人,宜选用细长的项链。脖子细长的人,宜佩戴多层次或较短的项链。

4 佩戴服饰品要根据时间、场合、个性的不同而不同

服饰品是服装美不可缺少的点缀,正确而有效地利用服饰品,才能为你的着装锦上添花。不合时宜的服饰,不仅不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而且对身体健康也不利。所以要根据季节变化去变换服饰,如女性在严冬仍穿着短裙和单鞋,就毫无美感可言。佩戴服饰品还要考虑不同场合。在国外,一些庄重华丽的服装和闪光的饰物,是专为晚间活动时使用的,如果在白天穿戴就很不合适。在晚会上或娱乐休息场所,可以打扮得漂亮一些;而在课堂上,就要讲究朴素整洁,不宜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服饰品更要依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佩戴,与自己个性不搭配的东西千万不要往自己身上戴,那样做只能给人不伦不类之感。

服饰品选择的主要原则,是要从服装整体美着眼,使服饰品起到点缀、美化服装的作用。所以服饰品要巧妙、合理地选择。

(三)饰物佩戴常识

1 佩戴戒指

戴戒指和穿衣服一样,是以自身的条件为依据的。只有与身材、肤色、脸型相互和谐、相互衬托的服装,才能使穿着者显得美丽动人。戒指的形状与手指必须相配合,如手指粗短者,应选择椭圆形的戒指,可使粗短的手指显得较为修长。细长的手指可选择圆形的戒指。手指过长者可戴一朵有花纹或两枚重叠形戒指。褐色皮肤的手,戴上金戒指比较协调,有高雅感,手背肤色偏黑,可选暗褐色或黑色宝石戒指。

2 佩戴项链

戴项链时,要与服装、颈部和肤色相协调。

夏天因衣着单薄,佩戴金、银、珠宝项链都很美。浅色的毛衫要佩戴深色或艳一些的宝石类项链;深色的毛衫可配紫晶或红玛瑙项链。脖子较粗的人应选择较细的项链,脖子较细的人则应选宽一些的。一般来说,老年人宜选质地上乘、工艺精细的项链,青年人可以选择质地颜色好、款式新颖的项链。

3 佩戴耳环

耳环也叫耳坠,是女性耳垂的特殊饰物,种类繁多。一副摇曳多姿的耳环,可以使女性分外妖娆。但是,如果佩戴不当,反而会给人以轻浮流气和庸俗不堪的感觉。合理地佩戴耳环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与发型的配合的原则是既要醒目、漂亮,又不使人感到杂乱无章。如:梳高发髻,再戴串珠耳环,会给人面部过于拉长“两头争”的视觉错觉;而长波浪式发型因耳际发式波浪太多,如果再戴环式耳款,则会使人产生杂乱的感觉。短发而面圆的女士,可配卵或长菱型的耳环;如果将发盘于后脑,不妨选对白色或有色彩的大型耳环,更是艳丽醒目;修了个凉爽的男孩短发,可露出的耳垂又不是很好看的话,白色月牙形耳环是你最理想的饰物,梳了发辫发型,悬垂式钻石耳环令你更神气。

(2)注意耳环与服装的配合

耳环与服装配合也是休戚相关的,配合得好则有牡丹绿叶之功。从色彩上讲,耳环应和服装的色相近,即应选用调和或近似色彩的耳环,如选择色调反差强烈的耳环,会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对于款式,也有讲究。西服端庄,适宜戴单调耳环;夏季服装素静的,配之以宝石耳环则赏心悦目;珍珠被称为“皇后的珠宝”,它能配合各种服装而显示出它的多面性;钻石耳环如配合秋装,则刚柔并重;对于冬装,灵巧活泼的荡圈耳环会使穿着者轻盈而有生气。

(3)应根据用途佩戴耳环

例如参加婚礼、宴会之类的喜庆仪式,应尽量佩戴高档些的耳环,宝石颜色要鲜艳,款式要比平时戴用的严谨些,大一些。同时季节因素也要考虑,像夏季可以选择轻质、小型的耳环,陶瓷、有机玻璃尽可使用,但冬天以使用金属类为好。

4 手镯和手链

手镯一般戴在右臂上,表明佩戴者是自由而不受约束的;如果戴在左臂上,表明已经结婚。一般来讲,一只手上不宜同时戴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镯、手链,也不要一只手腕既戴手表又戴手镯。

如果戴手镯、手链和耳环等装饰,一般可以省去项链,或只戴短项链为宜,以免三者争辉,影响美感。

5 胸花与胸针

选用胸花,应根据服装的色彩、面料、款式。红色衣裙配以黄色、本色胸花,形成暖调的和谐美:白色衣裙配上天蓝色或翠绿色胸花,形成冷调的协调美。

穿着高贵质料服装时,如果再配上一枚镶着宝石的别针,将会显得格外靓丽。胸针可别在胸前,也可别在领口、襟头等位置。胸针的选择要以质地、造型、做工精良为标准。胸针式样要注意与脸型协调。长脸型宜配圆形的胸针:圆脸型应配以长方形胸针;如果是方脸型,适宜用圆形胸针。

穿着裤装、裙装和便装时,可以戴动物、人像、瓜果设计图案的胸针。年纪较大的女性,最好佩戴嵌有珠宝而富价值感的胸针,可以衬托出一种高雅持重的气质。年轻的女孩则不宜戴得珠光宝气,应选式样活泼或景泰蓝质料的胸针,如戴贵重的别针,反而易显得老气。

胸针的颜色最好与衣服颜色产生深浅对比,以收牡丹绿叶之效。

饰物佩戴的目的是提升人的气质,增加美感,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是某些饰物的佩戴并非是随意性的,通常有着约定俗成的意义。只有了解了它,才能在达到高雅美丽的同时,又合乎于礼仪规范。

(三)戴帽子的礼仪

当代生活中,帽子更是异彩纷呈。帽子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可以御寒遮阳,还具有装饰功能。那么,我们戴帽子又要注意哪些礼仪呢?

1 帽子的戴法要合乎规范,该正的不要歪,该偏后的不要偏前,不要给人留下衣冠不整的印象。很多男士就是因为帽子没戴正,结果给上司留下难以改变的坏印象。

2 男性在社交场所,可以用脱帽向对方表示尊敬,遇到熟人相隔又远,可以掀一下帽子向对方微微颔首,表示致意。进入室内,男士应主动除帽子,脱大衣,脱手套。

3 观看电影或者戏剧,为了不遮住后排视线,无论男女都应主动脱帽。

4 升旗、重要聚会、奏国歌、参加追悼会向死者遗体告别,在场者除了军人行注目礼外一律除帽以示重视。

5 在室内,哪怕是没有暖气也应该除下帽子表示礼貌。

帽子源远流长,据说最初是由头巾演化而来的。我国古代人成年时要行“冠礼”,“冠”就是帽子,一项合适的帽子,往往能使人锦上添花,显得格外风度翩翩。

(四)使用香水的礼仪

1 香水可以喷在干净、刚洗完的头发上。若头发上有尘垢或者油脂会令香水变质。

2 抹在裙摆的两边是不错的主意。此外可以在熨衣服的时候加一点香味。办法是在熨衣板上铺一条薄手帕,喷些香水,然后再放衣服在上面熨。但要注意余香不容易消失。

3 香水喷在羊毛、尼龙的衣料不容易留下斑点。不过香味留在纯毛衣料上会较难消散。

4 棉质、丝质很容易留下痕迹,千万不要喷在皮毛上,不但损害皮毛,颜色也会改变。

5 若不小心玷污衣物,应尽早处理。可把干毛巾托在衣服下,用棉花沾少许酒精,轻拍衣服上的斑点。由于香水不是水溶性,用清水肥皂是无济于事的。

6 香水保存,避免接触阳光,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7 可放进冰箱里保存,但只限于淡香水。香精则不可,过冷或者过热均会影响香味。

8 如果剩余少许香水,颜色变浓浊,可加入一些乙醇稀释。

9 探病或就诊,用淡香水比较好,以免影响医生和病人。

10 参加严肃会议,千万不要用浓香水。

11 在工作间,切忌个性强烈的香水。

12 在宴会上,香水涂抹在腰部以下是基本的礼貌。过浓的香水会影响食物的味道。可能减低食欲。

我们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人还未到,香先袭”的情况。奉劝,香水不宜过浓或洒得过多,不然会适得其反,还易导致嗅觉障碍症,另外也易给人一种孤傲浮华、孤芳自赏的感觉。

本书出自喜马拉雅,搜索中国礼仪大全免费收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