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青白江上的彩虹桥。桥头有碑,碑文上写:向阳,曾以率先断公社“金桥”,而享誉“天下第一乡”。
公社“金桥”——好陌生的字眼!查阅向阳的大事记得知:1958年7月,成立人民公社。
“断桥”——好惊人的举动!1980年夏,向阳在全国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换上“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取消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声名鹊起。再后来,向阳乡经济蓬勃发展,变成了向阳镇,一个繁荣优美的现代化集镇拔地而起。
《四川十年大事记》:“1980年,广汉县向阳乡成为实行党政分工、政企分开体制的乡……这一改革后来在全国推开,确立了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新体制,并载入宪法。”
如果说,30年前安徽等地风起云涌的“包产”之举,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那么,“天下第一乡”的向阳人用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壮举,奏响了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序曲。
“金桥”,是通往幸福之路,还是通往贫穷。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家喻户晓的歌谣。在那个误以为集体经济就是通往共产主义唯一道路的时代,所有农民都是集体“社员”,大多数听凭安排在集体土地上简单劳作。
已经很少人记得,正是在成都,50年前的党中央有了建人民公社的思路。我国农村于1956年完成了高级合作社的建设,每社平均200户左右。后来*主席考虑到要大兴水利,想办大事。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的路一条。”唱着这样的壮歌,继1958年4月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后,当年全国共建起2.6万个人民公社,1.2亿户农民入社。
1958年到处传诵着“人民公社好!”的口号,但《广汉县志》记载:“1959年起,农业连年减产,粮食奇缺,公共食堂搞瓜代菜,人口出生率下降,因营养不良死亡人数增多。”
有一首歌谣传唱多年:“有女莫嫁向阳郎,吃得稀饭浪打浪,住的草房笆笆门,走的泥路弯又长。”
由于人民公社是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一切都管一切都管不好,平均主义“大锅饭”泛滥,喂10只以上鸡鸭的要被割“尾巴”,所以农民天天出工天天磨洋工,个个穷得叮当响。从1958年到1976年,近20年里向阳的年人均分配只增加了6元——从68元增到74元,摊下来每年增长3角钱!
穷则思变。
“断桥”,是石破天惊,也是历史的必然。
“从1958年以来,人民公社制度就是新中国的脸面,当改革的手术刀伸向人民公社,这个国家的农村面貌究竟要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是1980年夏日本《朝日新闻》对向阳人撤社建乡的评论。由于《参考消息》转载了此文,向阳一夜间名扬天下。
在向阳镇郊区的一个普通农家院落里,记者寻访到了1980年底出任向阳乡乡长的钟太银老人——当地人指着历史照片告诉记者,他就是照片上那个挂乡政府牌子的人。现年69岁的钟太银明确地说:摘牌挂牌的时间是6月18日!“当时并不知道我们这样做,是全国第一家。”钟太银老老实实述说当年,“那块最早挂上去的乡政府牌子,已经找不到了,国家博物馆来寻找了几次,都没找到。”
钟太银向记者透露了历史中最细微的情节:1980年6月,向阳公社党委的几个领导叶文志、李国寿等,包括他这个社党委办公室主任,在供销社的二楼开了秘密会议,确定要换牌,说好了“不准登报、不准广播、不准宣传”。当时马上就找人做牌子,但牌子上的字,“是贴上去的”。“公社文化站有一个叫肖开文的人,字写得不错,就让他在纸板上把字写下来。”钟太银记得很清楚,最终挂上去的牌子,其实是把肖开文写好的纸板,贴在木牌上合成的。6月18日,没有庆典,没有仪式,撤社建乡,中国的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在向阳迈出了第一步。大队随之改为村,生产队更名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有人反对说,*的‘三面红旗’,我们把最后一面旗也砍了。”钟太银回忆说,摘牌换牌后他当选副乡长,年底又当选乡长,但当时他的心里,一直有点“甩”。
几天后,偶然来到此地的新华社记者敏锐发现了变化。再后来,全国人大的询问电话打到了广汉县委,工作组两次来调研。再后来,日本记者从万里副总理的话中得知信息赶来采访,向阳人的壮举传遍全世界。1982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人民公社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人们没有忘记,改革者勇敢的第一步。(四川日报记者 刘若辰 黄历 梁现瑞 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