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都说是国家的“钱袋子”无论是国税还是地税,地市级以下的地方党委政府都管不着,又是直接跟企业纳税人打交道、有执法权的单位。自从2018年国地税合并后,纳税人也不用同时面对国税和地税两个单位,对纳税人来说方便了许多,那么在税务局上班的人,是不是真的那么好?
作为国家的“钱袋子”,负责组织国家收入,以前税务局的确是个好单位。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分别设立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即国税和地税,前者为中央垂直部门,后者为省直部门。
因此,无论是国税还是地税,地市级以下的地方党委政府都管不着,又是直接跟企业纳税人打交道、有执法权的单位。
财大自然就气粗,在税务局上班,不仅工资福利比其他单位好,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中很有地位。
但是,自从2018年国地税合并后,以往风光的日子就再也回不来,面临一些尴尬的局面了。
一、国地税合并后税务人员多机构臃肿,实职领导晋升难。
合并之后,机构的确是精简了,纳税人也不用同时面对国税和地税两个单位,进两扇门、跑两次腿,对纳税人来说方便了许多。
但是,对税务局内部来说,全国90万税务铁军,原来国税和地税两家单位的人员数量都不少,两家单位合并后,机构和领导职数没有多,人员总量却double了,成为了各地市除了公安局以外最大的单位。
这时候,领导职数严重不够,很多科长都安排了副科长的职位,有的科级职干部直接免职转任了职级。
更让人心凉的是,原来地市级副处级的稽查局降格为正科级了,原来的内设部门办公室、选案科、执行科、审理科一下子由正科级部门降格为:综合股、选案股、执行股、审理股等正股级部门,原来的科长也只能任股长了,旁边加个括号说明是正科级,比如审理股股长(正科级)。
有税务局的朋友吐槽,基本上从合并后5到10年时间,税务局的领导职数很难出现空缺,这批年轻人算是没有希望晋升了。
二是职级晋升新政是福音,但也面临职数紧缺问题。
职级并行新政出台,规定职级职数是按照所在单位人员编制数来核定职数,这对于人数多的税务局来说既有好处,又很难实际解决问题。
主要是由于很多县区一级的税务局都已经执行2015年职级试点了,当时是只要满12年科员就晋升副科,满15年副科就晋升正科,没有职数比例限制,而税务局由于年轻结构偏大,大部分人都已经享受了试点县以下政策。
2019年6月新的职级并行规定出台后,套转没有限制,晋升却有比例限制,由此就导致“一套转,就超编”的情况,职级职数严重不足。这样一来,年轻人和资历浅的人又没机会晋升了。‘
三是由中央垂直管理单位,缺乏与地方横向交流的渠道。
地税原来是地方军,后来与国税合并后全部变为中央军,好处是统一管理,统一用一套税务系统,更加有利业务工作开展和纳税人办税。
但是,税务局跟地方其他部门交流的通道就被严重限制了,干部横向交流的出口封死,人员只能税务系统内部流动,而税务系统原本就人员超编、职数超配,根本没法流动。
四是合并后,不同的机关文化相互融合难。
国税和地税原本是两家,各自的管理风格、行事风格、机关文化都有所不同,短时间很难真正融合。
比如,国税地税合并后党组*只有一个,谁做了谁就是一把手,就相对会保留以前自己那一套管理风格和机关文化,另一方就会不适应。
再比如,国税部门原来就是中直部门,有从总局一直到乡镇税务所自己的一套绩效管理系统和数字人事系统,每天到单位上下班都要打卡,而以前地税部门两不管,相对管理粗放和人性化。
合并后,国税认为自己是正规军,所有系统都采用国税的,地税的干部就觉得管理方式太严苛、不适应。国税的人也觉得地税的人行事风格太松散,不讲纪律。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机构改革前,税务局是个好单位。机构改革后,就一言难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