殁年是什么意思,卒年享年终年殁年各有什么不同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3-11-26 06:23:56

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数千年积淀,对于很多事物都有一些特定的专有名词。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有专门的一套说法。比如说同样是死亡,每个人死亡以后的称呼就很不相同。

皇帝之死称“崩”或“驾崩”。“崩”的本义是山峦倒塌。《汉书·五帝纪》:“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帝王、太后之死,对于整个江山社稷来说,就好像大厦倾覆、山峦倒塌了一样,那肯定是塌天大事。

殁年是什么意思,卒年享年终年殁年各有什么不同(1)

《唐书》说,二品以上官员去世称薨(hōng),这种说法可以上溯到周代,后来也泛指大官死亡。五品以上官员去世称卒。也有一种说法是,凡是大夫之死都称为“卒”,士人去世称不禄,普通百姓之死就只能叫“死”,未成年人之死为“殇”或“夭折”。

另外,由于职业不同,所处社会地位不同,死之称谓也有不同,比如,和尚之死称“坐化”或“圆寂”,道士之死称“羽化”、“登仙”,英雄之死称“牺牲”,为民族战死叫“殉国”,岗位上因公死亡叫“殉职”……

一般人或对于国家民族没有重大贡献的人之死,尽管统称为死,不过,我们的古人还是巧妙地把普通人在讣告中用不同的死亡称谓,用来表示人们对这些死者的年龄、社会地位等,做出了一些细微的界定,这就是终年、享年、得年、寿年、时年、卒年等不同说法。

殁年是什么意思,卒年享年终年殁年各有什么不同(2)

  从上述这些说法,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古代,人去世后用的字跟自己的身份有直接关系。同样,不同年龄去世后,用的字词也是有巨大区别的。

终年,就是寿终正寝的简单说法。终年即整年,也含有敬意。还有得年、时年、卒年等不同说法。大概意思差不多。同样都是指普通人的死亡。

殁年是什么意思,卒年享年终年殁年各有什么不同(3)

得年,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意思是享有高年;死者活到比较大的岁数了。有敬称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不满三十岁去世,叫得年。意思是他的人生只得到了三十年。因为古人以二十岁为成年,二十岁以前去世称“夭折”,那么按照这种说法,得年,应该是二十岁到三十岁去世为得年。

寿年,是指长寿的年龄。关于这个长寿的说法,可能每个时代对于长寿的定义不同,寿年的说法自然也不尽相同。按照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一个人至少应该活到六十岁以上去世,大概才可以被称为寿年。现在,人们的平均寿命显著提高,我个人理解,现在至少在八十岁以上年龄去世,大概才可以称得上寿年。

殁年是什么意思,卒年享年终年殁年各有什么不同(4)

时年,应该属于中性词,就是说活到现在这个时候,截止到现在,他的寿命、年龄。

卒年,意思是死亡这一年的年龄。

享年,一般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去世,有崇敬之意。也有人说,儿女双全,才能称为享年。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呜呼哀哉,伏维尚飨。”假如没有后人,这些祭品从何而来。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享年,就是在三十岁到六十岁之间去世,也算是充分享受了人生,被称为享年。

殁(mò)年,即死于非命,非正常死亡。比如说,因车祸、地震、泥石流、塌方或被人谋*而死等,都称为殁年。意思是说,假如不是遇到上述这些非正常情况,他本来不会死。多少有点怜惜的含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