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礼仪的由来,农村丧事礼仪全过程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3-12-27 03:04:50

生老病死是人类自然的进程和规律,死亡意味着人生旅程的终结,生命是有限的,有开始就有终结,有生死就有生死文化,丧葬文化是围绕死亡事件和死亡活动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并且受社会经济、政治、文明程度、意识形态、民风民俗、人情世故的影响和制约,路祭是传统丧葬礼仪文化中祭奠亡者的一种礼仪。

农村丧事礼仪的由来,农村丧事礼仪全过程(1)

路祭亦称“道祭”、“路奠”、“半路祭”、“拦路祭”。出殡日,亲友在灵柩赴陵途中设供品香烛纸铂祭奠亡灵,灵柩行至所设香案前止,孝子女孝媳依次跪于棺前后,众亲友步至棺前拜祭,孝子磕首致谢。路祭礼仪行之己久,数量多为三至六祭,路祭是一种荣誉,年龄越大,威望越高,晚辈人越多,祭的台数也越多,主家越光彩。路祭毕,抬棺继续赴陵。

路祭在周公礼制中无准确记裁,但它流行在唐、宋、明,盛于清朝,现在民间逝者己普遍使用。丧事古记巜仪礼》和巜礼记》中没有路祭的提法,但有路奠的情节。《朱子家礼》明确提出了路奠,所以一般认为,路奠属于古法礼仪,并非民间形成的丧事习俗。

农村丧事礼仪的由来,农村丧事礼仪全过程(2)

《仪礼.既夕礼》关于出殡送葬记有:至于邦门,公使宰夫赠玄纁束,主人去杖,不哭。由左听命,宾由右至命。主人哭,拜稽颡,宾升。至币于盖,降。主人拜送。复位,杖,乃行。其大意是,送葬行至城门,国君派遣宰夫赠送黑色和浅黄色束帛,丧主放下丧杖,不再哭,于柩车前辂的左侧听命,宰夫则在柩车前辂的右侧传达君命。丧主哭踊,叩拜宰夫。宰夫蹬灵车至帛于棺盖之柳中,然后下车,丧主拜送。返回原位,拿起丧杖,旋即柩车继续前行。

宋代王谠《唐语林》记述:唐明皇朝,海内殷赡,送丧者或当街设祭,张施帷幕,假花,假果,粉人,粉怅之属。由此可见,至迟在唐代,路祭礼仪己很流行,唐代以后,此礼俗一直沿袭下来,至明清尤盛。南宋朱喜在修定礼仪吋,将路奠直接纳入丧事仪程,《朱子家礼》有:“亲宾设幄於郭外道旁,驻柩而奠。”

农村丧事礼仪的由来,农村丧事礼仪全过程(3)

到元明时期,丧礼的贫富差别,等及区分的色彩越来越鲜明,厚葬之风也随之盛行。统治者出于人伦教化和稳固政权的孝虑,对庶民百姓的礼仪制度,服丧制度,居丧仪制,安葬等都有严密详尽的法令限制,但做为丧葬礼仪的路祭仍然兴盛不衰。

满清建国之初,宫廷礼仪比较筒陋,当局在学习汉家族传统丧礼,清宫丧制也初步形成,而清代作为民间丧礼的路祭,与明代一脉相承,没有大的变化。

农村丧事礼仪的由来,农村丧事礼仪全过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