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窗外的夜色,喝一口热乎乎的花茶,又到了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
坐在键盘前,和读者朋友们聊聊天吧。
现在不少的地方政府在搞政务的外包。地方政府搞政务的外包也是有理由说的,一个活如果给干部干,干部的用工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干部编制稳定不利于考核。
从用工成本来说,工资是有的,公积金也是有的,但是干部的工资和公积金往往较高,不是说干部的工资看起来有多高,而是在于有两种算工资的办法。
干部算工资,他说工资6000,那是到手6000,企业职工说工资6000,那是税前工资6000。
扣除五险一金,可能这个企业的职工到手就4000多元,不到5000。然后问题就来了,同样用人,就像是居委会要找个社工,要是这个社工是干部,5000的用工成本是下不来的。用工5000,到手4000,如果区县政府决定,这个居委会的工作要考核,不同的居委会给的绩效不一样,要扣一部分不给。
扣出来的这部分,做一个资金池,用来考核人,年终评分最好的居委会,给的奖金最多,多于扣的部分,考核不好的居委会,就要扣钱,发的工资要少,少于扣的部分。
最后平均到每个月,可能5000的用工成本,到手就成了3500元。
3500元给一个干部,这个干部八成是要消极怠工的。就像是服务群众,一个干部如果知道他再怎么被投诉,也不会被开除,那么这个干部不管是微笑服务,还是板着个脸,都是一样的结果。
但是,如果这3500元的工资给到的是外包服务人员,这个外包人员有被开除的风险,他就倾向于好好干活。
道理可以这么说,事情也可以这么做。确实在解决用工成本的时候,解决了考核的问题。但是,政府的运行不能永远以和平年代为前提来看。
服务型政府应该是尽量提供专业的服务,如果外包本身是为了省成本,便于考核,那么一旦遇到大事,就会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目的背道而驰。
毕竟,地方政府讲一个为人民服务,人民不光在和平年代存在,有个大事也是存在的。
大事来了,干部可以没名没夜的顶上去,外包人员本来就是来干活的,有个保安说的好,我是一个保安,爱吃小熊饼干,喜欢业主小丹,上班为了下班。
人家的合同是劳动合同,不是干部身份,市场经济讲究给多少钱干多少事。遇到大事需要连续上班了,就像是前段时间测核酸,卫生院的人可以加班搞,外包给公司,没有钱谁给加班呢?
更何况,如果监督体系不健全,难免要搞出很多私企内部的事情,就像是刘强东讲的,京东内部贪腐很严重。但是京东已经是好的。
因为京东再怎么外包,也是服务型业务外包,再怎么贪腐,群众都有个可做可不做,可买可不买的问题。
政府的外包没有这个好,群众往往没得选择。
红十字会一旦外包了,捐款就到到类似美美之类的腰包。居委会一旦外包了,疫情期间的物资供应就要出问题。考试一旦外包了,应试培训公司就要大火。
这都是我们已经见过的事情。
下一步再包下去,火葬场外包了,骨灰盒和墓地搞不好要一个一个台阶上到天价,再包下去,器官捐献外包了,那么买卖器官出现了,又要怎么办?
地方政府的同志,要慎之,要慎之又慎。
权力不能外包,权力外包,那就是把勒紧人民的绳索放到了资本家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