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是“一五”时期国家在西南建设的第一个工业区。川化,是继承了我国著名实业家、重化工奠基人范旭东先生抗日战争时期在乐山五通桥创办的永利川厂血脉,创建于1956年的国有特大型化工企业。她曾经是全国五百強企业,西南地区现代化工行业鼻祖和老大哥,成都人民的骄傲。然而近年来,和同行业一些大型国企一样,川化陷入一定的困境,也迎来了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2015年1月26日,随着一硝车间停车,川化青白江厂区全面关停。
但是,川化在中国化工行业的辉煌历史,尤其是她创造的四川乃至整个中国的多个第一,依然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国首套引进的大型三聚氰胺成套装置,于 1984 年在川化建成投产。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川化的主导产品结构单一,特别是原材料大幅度涨价,以化肥生产为主的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也许是历史的机遇,经过积极争取和努力,1981年国家计委原拟建在成都天然气化工厂的我国第一套引进大型三聚氰胺装置,最终由成都巿政府决定改建在川化。从此以后的七百多个日日夜夜里,几千名川化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套全国最大的三聚氰胺引进装置建设中。1984年12月9日凌晨3时29分,第一包“天府”牌三聚氰胺终于从包装线上落下。然而回首整个投建试车,由于外商在工艺和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过程却充满了惊险……
这套全国最大的三聚氰胺装置的技术和设备,是采取补偿贸易方式,从比利时柯比腊斯脱公司和克洛克纳公司引进的,设计能力为年产1.2万吨三聚氰胺。这个项目寄托着川化人的期望。刘资甫,时任川化总厂厂长;雷子良,时任川化党委副*,义不容辞的担任了项目指挥部的指挥长和常务指挥长,整个川化人从上到下都投入到为装置早日建成投产这一目标上来。
首先是基建。当时建设处(即后来的建安公司)接到基建任务后,其党政领导立即召开战前动员会,号召职工以最大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经过层层发动,几百名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变压力为动力,决心在25个月的时间里拿下这项工程。工程于1981年12月2日破土动工,这以后的日日夜夜里,大家克服工期短、施工难度大、设备交货时间参差不齐等困难,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实行“责任区”包干、奖金与质量进度挂钩等办法,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用6个月时间安装管道22000米、设备仪表3000多台(套)的同类装置建设高速度,最终于1983年5月31日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使这项工程共为国家节省投资1000万元,企业少付利息600万元,并提前还清了全部贷款,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吃苦耐劳为国争光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青白江是“一五”时期国家在西南建设的第一个工业区。图为1957年3月,朱德视察正在建设中的四川肥料厂(川化原名)工地。
接着进入下一步的试车工作。起初挺顺利,从1983年7月18日至9月6日不足60天的时间里,操作人员按计划顺利完成了设备单体、联动试车,为下一步更为重要的化工投料作好了充分的准备;1984年3月25日,三胺现场上,机器轰鸣,马达飞转。各种设备全部运转起来,总控制室内红灯绿灯闪烁,中方操作人员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按预定程序进行第一次化工投料,现场每个人的心情是那样紧张、兴奋和激动,似乎已看到了那洁白的三聚氰胺正从包装线上落下。
然而仅仅半个小时,现实就给人猛然一击:反应后的化工物料仅到气提塔系统后就再也无法进入下阶段的流程,气提塔打开后一堆堆白色浆糊状物质出现人们面前……这套装置尽管技术先进、料耗低、产量高,但却由于外商在工艺和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致使先后十七次投料试车都未能成功。在近8个月的时间内川化职工进行了17次冲击,均以失败而告终,大量的化工原料白白地排入地沟,此时外商已万般无奈,始终找不到问题的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