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为什么又称作芙蓉,古诗中荷花的雅称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2-10-25 05:15:13

原创 周 波

荷花为什么又称作芙蓉,古诗中荷花的雅称(1)

一说起荷花,男女老幼没有不喜爱的。荷花,又叫莲花,在古代还被称为芙蓉、菡萏、芙蕖。

关于荷花的这一别名“芙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两位文化名人还打过一场笔仗。他们是赵朴初和郭沫若,笔仗源于1961年*为老友周世钊写的一首《七律》的结句“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赵朴初的解释是:“芙蓉即荷花,清晨的日光(朝晖)遍照着芙蓉,这该是多么光辉美丽的世界啊!”但郭沫若不这样看,他认为此芙蓉指的是沐秋霜而盛放的木芙蓉,理由是:“主席告诉我们芙蓉国是湖南的异称。”接着郭沫又搬出五代人谭用之的《秋宿湘江遇雨》诗来佐证,其中有一句“秋风万里芙蓉国”一句,郭说:“这首诗点出了芙蓉国的故事。有人说芙蓉是指荷花,但在我看来就是木芙蓉。因为谭诗写的是秋天,正是木芙蓉盛开的时节,如果是荷花,在秋季便已经凋败了。”

这场很有意思的笔仗,最终胜利者是郭沫若。在后来出版的《*书信选集》里,收录有1961年12月26日*致周世钊的信,其中就引用了谭用之诗的联句:“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对于荷花,古今都有偏爱。那位曾经留下“七步成诗”佳话的曹植就推它为群芳之首,在他眼里,荷花的地位尊贵无比,至高无上。宋人周敦颐更称赞它为花中君子,专门为它写下《爱莲说》,千古传诵,文中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甚至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气节的象征。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别号八大山人的朱耷,亦极爱莲花,留有诗句“竹外茅斋橡下亭,半池莲叶半池菱”,对所居地点要求很高,东坡是“不可居无竹”,朱耷是居则必有荷。

荷花为什么又称作芙蓉,古诗中荷花的雅称(2)

现代以画虾著名的齐白石,也曾专门画过荷,而且画的是枯荷,开红花墨叶一派,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

《清嘉录.荷花荡》中有这样的描述:“苏州好,廿四赏荷花,黄石彩桥停画鹢,水精冰窨劈西瓜,痛饮对流霞。”这样的盛况让人神往,特别是到了入夜,那些绿袄巧嘴的青蛙,口里含着一片片银色的月光,将小荷下莲叶上的水珠照亮,撑开了晶莹的年华……

作于2022.4.12.上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