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怎么形成的,成都平原形成的过程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2-11-24 02:37:56

半坡出土的人面网纹彩陶盆(笔者实拍)

《诗经》与《史记》记载,西周时关中平原的农业技术与农田管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所耕种的农作物多为粟、麦等五谷,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有种植水稻的记载。西周之所以能灭商,其发达的农业基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西周时周文王姬发迁都于沣镐一带(今西安以西),至春秋时期,关中平原的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秦时就出现过秦用粮食救晋国的事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泛舟之役”,说明春秋的秦国粮食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还可以向外输出。

成都平原怎么形成的,成都平原形成的过程(5)

今日关中平原

至战国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发展,以及秦国实施的一系列变法,秦国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如,秦就通过变法让很多荒地得到了开垦,提高了农业产量。而战国时秦的水利灌溉设施也相当发达,例如韩国人郑国所修建的郑国渠,沟通了渭河和泾河之间。在秦统一六国前,关中地区就有了“天府”的美誉。

成都平原怎么形成的,成都平原形成的过程(6)

郑国渠遗址

《史记·河渠书》就记载:“秦以强富,卒并诸侯。”至汉武帝时,关中更是经历了兴修水利的热潮,如六辅渠、白渠、成国渠、昆明渠与龙首渠的修建使得关中地区更有了“天下陆海”的称呼。

汉代赵过的代田法首先在关中地区推行,而《氾胜之书》更是记载了西汉中后期关中水利事业的发展盛况与农业技术的进步。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西汉中期以后,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与所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相当发达了。

从粮食的种类来看,西周时期关中的粮食主要以黍为主,到了战国时粟开始占主要地位。但到了汉武帝时,曾说“今关中俗好种麦”,说明至西汉中期,麦也成为了主要的农作物。

二、“天府”地位的丢失与唐时关中平原的发展

西汉以后关中地区遭到了两次农业生产技术的破坏。一次是西汉末年王莽的篡位,使西汉都城长安人口因战乱而出现了大量的锐减,农业生产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另外一次是黄巾起义后,董卓之乱,关中成为了当时各个地方诸侯所争夺的主战场,再加上董卓火烧洛阳城,然后要挟汉献帝迁都长安,这些都对关中地区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成都平原怎么形成的,成都平原形成的过程(7)

汉长安城遗址群(笔者实拍)

魏晋南北朝时,虽然关中的农业有所恢复,但已经远不如秦汉时那样发达,而此时关中的“天府”之名也开始渐渐丢失。

隋唐时长安又成为了全国经济与政治中心,农业生产也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唐初对渭河南北水利进行了系统的修复,并对汉魏以来所开辟的水渠进行了改造,但却收效甚微。如唐时花大力气修复郑国渠与三白渠,其灌溉的农田面积连秦汉时的一半都不到,至安史之乱后,其灌溉面积进一步下降。虽然当时关中地区仍号称“沃野千里”,但其粮食产量却还没能达到自足自给的地步。

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社会整体衰落,长安的地位也越发堪忧,至唐末,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方已经有了“扬(今扬州)一益(今成都)二”的说法。关中平原的粮食供给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京杭大运河的粮食运输,才能得到满足,而唐之后的关中平原距离“天府之国”的美誉也越来越远。

成都平原怎么形成的,成都平原形成的过程(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