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肢野牛生性放荡,它们的生存方式比较独特,从来没就有一个固定的家,经常会四处游荡,走到哪,哪里就是家。它们一般在在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就开始觅食,快到中午了就休息,一直到黄昏太阳刚刚下山又出来活动,中午则躲在密林深处进行反刍和休息。
白肢野牛有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在海拔高的山上活动,这样比较凉爽,冬季,则逐渐下降到低海拔地区,相对来说比较温暖,而且有草食吃。母牛一般喜群居,通常每群8-25头,2-3头母牛带着一群幼仔和亚成牛,其中有一只体型较大的母牛为首领,其它的野牛都很听话跟着它。
但是,成年公牛比较古怪,它们一般喜欢独自生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独自栖息,就连吃草都不喜欢和别的牛一起。偶尔也有2-3只公牛在一起同栖,不过在一起一言不合就打架。刚开始还是亲兄弟,过会儿就翻脸不认人。
每年9-10月,是它们发情的季节,这些公牛就会回到牛群中生活,如果遇到几只成年公牛都在一个群里,它们就会互相争斗一决高低,还会发出大声的吼叫,2公里以外的地方都能听见它们的叫声。打败了的公牛只好逃跑,去别的牛群碰碰运气。
战胜的公牛就与群里所有的母牛交配,一旦交配完,公牛又会离开群体,继续自己的独行生活。它们也太不负责任了,把生崽养崽的任务完全交给了母牛。母牛孕期约9个月,每胎只生1崽。
白肢野牛是如今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牛种,不仅仅体型非常庞大,也十分的强壮,性情十分凶猛。一身的腱子肉,一看就是知道十分的不好惹,所以很少出现天敌,它的自然天敌也只有孟加拉虎,其它的动物根本就不敢惹它。
但白肢野牛一般不惹祸,只有在面临危险时才会发动攻击,大开*戒。它们一般居住在远离人群的山林里,但如果受伤受刺激发狂时,也会闯进村里、田里,甚至撞翻路上遇到的一切。
它们的耳朵和鼻子十分灵敏,在密林里,迎风能闻到500米以外的气味。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用鼻子哼气,整个群体立即奔逃离去。虽然它们的身子十分笨重,在受惊逃跑时,却非常迅速。更何况,白肢野牛还拥有着一双坚硬锋利的牛角,你可别小看它,那可不是摆设。只要被它的角挑上,基本上就没命了,可见白肢野牛的*伤力就有多可怕。
在白肢野牛群体中,大家都团结互助。如果领先的几只跑得太快,它们不会一味跑下去,而会停下来,等待落后的幼崽跟上时,再一起前进。这种团队互助的精神很值得中国人学习。
就连孟加拉虎通常是不敢招惹体大力强的成年白肢野牛的,因为弄不好就是牛肉没吃到,却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孟加拉虎一般也只敢欺负未成年的白肢野牛幼崽,要是有成年野牛在旁边,孟加拉虎也是丝毫不敢造次的。
在印度卡纳塔克邦州,有4只白肢野牛正在水池边吃草,没想到一只孟加拉虎正向其靠近。白肢野牛的鼻子很灵的,马上发现了孟加拉虎了,还没等老虎找到机会攻击,这群野牛暴脾气就显露了,直接向着老虎发起攻击,孟加拉虎发现情况不对,急忙躲远,可是白肢野牛完全不把老虎的威严放眼里,竟变本加厉地对老虎追击,吓得老虎连滚带爬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