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吻蝠
三 生态学价值在生态系统的保护中关键物种的保护尤为重要,一旦这些关键种数量发生大变化,就会导致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原始森林中大多数热带植物种苗根本无法在大树的阴影里正常发育,因此,植物种子必须传播到远离亲本的地方才能保证种群的繁衍和扩散,果蝠便将大量果实带到远离母树的地方,吃完果实后将种子扔掉,种子落地、发芽、生根,逐渐生长成茂盛的植物。有些无花果只有经过果蝠或鸟类胃的消化才能发芽。蝙蝠也是重要的传粉者,事实上很多花卉会高度特化,甚至专门在夜间开放以吸引蝙蝠,来依靠蝙蝠传粉。
彩蝠
绝大多数小蝙蝠亚目的蝙蝠捕食昆虫,它们是数量巨大的夜行性昆虫(包括蚊、蛾及许多鞘翅目害虫)最重要的控制者。一只蝙蝠每个夜晚能吃掉相当于三分之一自身质量的昆虫,这样,一只20克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只昆虫,同时蝙蝠又是另一些食肉动物的捕食对象,捕食蝙蝠的动物很多,包括猴子、狐猴、浣熊、负鼠、猫、猛禽、蛇和一些其他种类的蝙蝠等,其中鸟类和蛇是主要的捕食者,这些鸟类捕获蝙蝠的量最多可达每日食物需求量的50%。
蝙蝠集居地积累的排泄物多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类所利用,在许多热带国家,它是一种经济的、优质的农业肥料。
熊猫蝙蝠
四 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人类很早就认识蝙蝠,有些民族很喜欢蝙蝠。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是吉祥的象征,可称是中国吉祥物,画有或刻着蝙蝠的礼物常用来祝愿幸福和好运。
白蝙蝠
物种生存现状,保护措施。虽然蝙蝠是适应性最强的哺乳动物之一,但在现代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使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许多错误的观念也使人类大批地捕*它们,同其他动物一样,许多蝙蝠也在自然界越来越少,趋于灭绝。严重的物种濒危局面令人深思。
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胁动物红色名录》中公布了蝙蝠(翼手目)动物受胁状况,指出处于极危险(CR)种类有26种,濒危(EN)有32种,易危(VN)有173种,总计231种,仅次于啮齿类(33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蝙蝠(翼手目)中,有许多是特有种或稀有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列入受威胁较大的蝙蝠有8种。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物种已经刻不容缓了。正确的认识蝙蝠,同时拒绝野味,守护家人健康安全,这才是我们当今正确的观念和文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