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山大花杓兰,大花杓兰的种子图片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2-12-03 15:26:56

△帝王黄瓶子草

百花山大花杓兰,大花杓兰的种子图片(13)

△鹤顶兰

百花山大花杓兰,大花杓兰的种子图片(14)

△米兰达猪笼草

植物迁地保护意义非凡

国家植物园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展示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成就。迁地保护也是在国家植物园建设中被提及最多的词之一,那么什么是植物的迁地保护,它又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

叶建飞介绍,1985年,第一次“植物园和世界自然保护战略”国际会议在西班牙召开,把植物园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紧密联系起来,使得迁地保护成为植物园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植物园也被称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迁地保护不是简单地把植物挖过来栽在植物园里,而是指以人工途径,将生存受威胁物种、区域特有物种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从原产地迁往其他地域的专业机构(如植物园、树木园等)予以保护,也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植物种子、组织、器官等。近些年,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植物回归相结合的综合保护理念,被日益重视、应用到植物的多样性保护中。由于威胁生物多样性因素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任何单一的保护方法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周志华在谈及迁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时给出了具体的案例和数字,从中不难看出迁地保护的必要、重要和艰难。

“在迁地保护方面,专家学者付出了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很艰辛和艰难。比如漾濞槭,是一种只生长在云南省漾濞县的植物,最初发现的时候只剩下4株,后来又陆续发现了500多株。专家学者看到这个物种已经十分危险,就想方设法,一方面加强就地保护,一方面做物种的繁育,目前已经有数万株了。还有一种叫普陀鹅耳枥的植物,发现时是全球唯一的一株,可谓地球的独生子,它只生长在中国的舟山群岛上。通过二三十年的努力,2008年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万株,到2015年时又增加到了4万株。另外,有一种高大的树木叫华盖木,因树冠形似华盖而得名。刚发现时只有6株,专家学者立刻启动保护行动,在基层林草部门帮助下,又陆续发现一些,一共52株。经过迁地保护,扩大种群,繁殖以后,现在达到了1.5万株。”

周志华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乐观的例子,有一些真的保护起来特别艰难。“比如,元宝山冷杉,只在中国云南的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当时发现了500株。通过野外保护,去除病虫害,垃圾、人为干扰等威胁,经过繁育后,又向野外回归,陆续回归了300株。还有一种叫滇藏榄的树木,仅分布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交界的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发现时只剩下14株,通过各种保护努力在2019年时增加到150株,并且往野外回归了30株,看到这个数字,大家就知道其艰难程度了吧。”

既然首个国家植物园设在北京,而北京地处我国北方,适合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不算最好。这些年在迁地保护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才能脱颖而出呢?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王康馆长介绍,从上世纪末至今,北京植物园在对中国高等植物进行全面的物种编目、野外考察和濒危状况评估工作基础上,重点对裸子植物、兰科植物等类群开展了活植物收集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工作,先后收集保存了2000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兰科活植物,并重点对大花杓兰、丁香叶忍冬和百花山葡萄等濒危物种开展了迁地保护工作。以大花杓兰为例,早在2004年,北京植物园就启动了北京地区杓兰属植物的资源调查和保育研究,让濒危物种大花杓兰的种群得到恢复,重新在北京的高山上绽放。2008年后,又开始对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野外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自2016年起,北京植物园保育研究团队前往位于横断山脉的四川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当地兰科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2019〜2020两年间近地回归大约4000余株温带高山兰花幼苗。此外,北京植物园还和青海三江源、吉林长白山、内蒙古额尔古纳等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的保育研究和野外回归工作,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保育项目,每年都有来自新的地区或新的种类加入。

百花山大花杓兰,大花杓兰的种子图片(15)

△郁金香盛开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那么,首个国家植物园将来到底会建成什么样?

在国家植物园揭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其发展目标和规划。国家植物园坚持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覆盖中国植物种类80%的科、50%的属,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陆续完成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迁地保护研究中心、种质资源保藏中心、标本馆二期、五洲温室群等项目,建设28个特色专类园。面向植物科学前沿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生物资源安全等重大需求,在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机理、脆弱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模式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创新生物多样性监测、植被重构与生态恢复、智能植物工厂等核心技术;打造国家级园林园艺展示和科普宣教基地,完善科学传播体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植物科普教育、技术培训和健康游憩服务,将植物展示与园林艺术、传统文化相结合,达到科学与美学的完美统一,让全民共爱自然之美、共享自然之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还将同上百个国家的植物园和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国际综合交流分享合作平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林草局将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本着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总思路,“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形成有机衔接、相互补充,有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同时,广州以及很多地方也在积极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从“植物园”升级到“国家植物园”,这个门槛有多高?我们又会怎样高质量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周志华告诉记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思路,加快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综合考虑我国气候带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现有植物园综合实力、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地方建设条件等因素,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国家植物园空间布局,构建以若干国家核心植物园为主体、区域综合性植物园为骨干、特殊环境、重要资源国家特色植物园为站点组成的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世界一流国家植物园制度体系和国家迁地保护研究网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国家植物园体系将成为拯救万千物种免于灭绝的“诺亚方舟”,专家学者发挥才智的科学殿堂,更成为社会公众感受园林园艺,去了解和探索自然奥秘和感受文化艺术之美的美好优雅空间。

百花山大花杓兰,大花杓兰的种子图片(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