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出版物都是把寒号鸟当成了鸟
不是说这鸟儿又名寒号虫吗,如果当时写成寒号虫,大家就会把它当虫子了。
不过在当时小朋友,肯定会提问题:“一个虫子要什么窝啊?”“喜鹊为什么不吃掉这只虫子?”
其实寒号鸟就是一种鼠,准确地说应该叫鼯鼠,因为它有肉翅,可以在天空滑翔,不明就里的人们就以为他是鸟了。
鼯鼠
由于这种动物怕冷,寒冷的时候就会啼叫,叫起来就跟哭一样,所以他叫寒号鸟——寒冷号哭的鸟。
古人关注到它,完全是因为它叫声的奇特。
好多人听起来他的叫声像是在说:”凤凰不如我!”——这么高调。
有的人听它的叫声是:“得过且过。”——你也太自在了。
正因为这两个叫声,人们把它形成一种骄傲自大还特别懒散随意的鸟儿。
元明之际陶宗义在《南村辍耕录》上就提到了它: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看来古人直接是把它叫虫的,只是把它看成了一只鸟,夏天的时候,它的羽毛五彩斑斓,自鸣得意:凤凰不如我,等到寒冷的时候,羽毛脱落如同一个雏鸟,叫起来:“得过且过。”
鼯鼠有很多种
其实人家鼯鼠就是这个习性,这些叫声都是古人自己想象出来的。
现代课本上专门为寒号鸟配图,以免误会
明代有个叫张时彻的诗人专门为它写诗:
冻*我,冻*我。
天明累个窠,慎莫夸。
得过且过,凤凰不如我。
很显然,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上那篇文章就是从这首诗改过来的。
当然为了教育小朋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这个角度切入是再好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