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鸭介绍,黑脚鸭简介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3-04-15 04:39:36

【编者】宁德方言存古色彩浓厚,是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日前,政协宁德市委员会办公室编撰,钟逢帮著作的《宁德方言常用词典》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收录闽东方言北片区即今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7个县(市、区)与普通话具有明显差异的常用方言词汇7000多条,用国际音标拼读,以普通话释义,并适当列举方言例句,尽量从传世字书考证字词源流,特别收集考证了上古汉语以及原始闽越语、古楚吴语、畲语等语词。

今天,新宁德客户端小编对《宁德方言常用词典》概述部分予以节选刊登,以飨读者。

白背鸭介绍,黑脚鸭简介(1)

从共时层面看方言词汇蕴含早期的社会生活

《颜氏家训》曰:“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由此可见,方言与民俗是相生相伴,密不可分的。

从方言词汇看地产风物

宁德多地与海为邻,历史上以渔业生产为主,口语多带有涉鱼、涉海、涉渔的词汇。限于篇幅,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白鳓”,鱼名,其体侧扁,美味多刺,尤以头部味最美。福安市赛岐镇的一道美食叫“臭白鳓”,即以白鳓腐腌而成,其味香中带臭。

“寸金鱼”,多产于蕉城区七都溪入海口,因似其身寸许,背脊有金线而得名。本地还传有“皇帝食寸金鱼”的熟语,意为不是常有的事情。“䲅”,《本草》:“䲅鱼,一名鹕夷。以物触之,即填腹如气球。亦曰嗔鱼。白背有赤道,如印,鱼目得合,与诸鱼不同,即今河鲀也。”俗称河豚,其肉质细嫩、鲜美,为一道珍馐佳肴,但毒性很强,沿海地区常有误食河豚而丧命的,曾有“拼死吃河豚”之说。“鲎”,是很古老的节肢动物,甲壳类,生活在海中,尾坚硬,形状像宝剑。《山海经》早有记载:“鲎鱼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长五六尺,似蟹,雌常负雄,渔子取之,必得其双。子如麻子,南人为酱。”农村常把其甲壳制作成勺子,称之为“鲎桸”。“堵”,即木船的船舱。本地先民早在东吴时期就已掌握高超的造船技艺,多采用水密隔舱,称之“福船”。较大的船舱前后数个“堵”,一般从前到后,分别是:一堵装水、二堵装货、三堵放绳网、中间放水养活鱼、然后装杂物。接着一堵用来船员睡觉,船尾的各堵用来当做厨房、厕所,通常还把供船家睡觉的地方称为“堵板”。

同时,海边的人对同类海产品比较敏感,命名也很细致。比如指称“海边的小螃蟹”,宁德方言区就有多种称谓。称谓一:螠,指身体灰黑色、扁平,体旁左右有八条节肢,和一对节肢钳的小螃蟹。南宋·戴侗《六书故》:“螠,乌介切。似彭螖可食,薄壳而小。”在生活物质匮乏的旧时代,海边村庄家家户户都备有一种调料品“螠浆”,即是由螠摩研而成后加入少许盐巴腌制而成。称谓二:螃蜞,指身体灰黑、长圆且无大螯的小螃蟹,一般不可食用。称谓三:湖蟹,即绒毛蟹, 生长在淡水中的螃蟹,体型较小、扁平。称谓四:骹蜅,即招潮蟹。唐·刘恂《岭表录异》记载:“招潮子,亦蟛蜞之属。壳带白色。海畔多潮,潮欲来,皆出坎举螯如望,故俗呼招潮也。”称谓五:钱蟹,指身体灰黑、扁平且无大螯的小螃蟹。因其大小色泽如铜钱得名。宁德先民还根据蟹的习性加以引申,用以形容人,既形象又生动。如形容人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讲作“老蟹”把人摆架子、讲阔气说成“蟹歪”,就像螃蟹走路左右摆动的样子。

当然,长期生活于山区的群众对山野物产也是物尽其用。苎,即苎麻,是古人最早绩麻织布的原材料。在纺织业未发展的年代,苎布是本地山区底层百姓日常衣饰用料,称为“粗裳”,当今在边远山区一些老妪时有穿用。苎与畲族是分不开的。畲族先民衣尚青蓝,善于种植青靛与苎麻。畲族衣料来源于自种的麻,通常还自织、自纺、自染,并积累掌握了种苎、剥麻、织布和染青的独门技艺。从一根麻到纺出一匹布,要经历“打麻、绩麻、络纱、穿筘、牵梳、浆纱、织布、漂染、踩光……”等二十多道手工工序,环环相扣,程序复杂,做工缓慢,十分讲究。在畲族口语中,仍然保留了很多有关绩麻织布的词汇。比如把剥麻称为“扒苎皮”,把捻线的过程叫做“借苎”,把纺线称为“碰苎”,织布机称为“楠机”,等等。当然,现在绩麻织布已成一份历史样本,更是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方式。山区对青蛙的称谓各尽不同。记得小时候经常去池塘、水田垂钓一种青蛙“黄䱝”来饲养“全番”“半番”,其体小腹部色黄,皮光滑。一种体型大、可食的,称为“牯䱝”,有的县市称为“水鸡”。还有一种常年成长于清澈的深涧里,称为“石(虫东)”;把专吃蚊子的蛤蟆称为“蚊母牯”。柘荣县、蕉城区洋中镇等地方还有对蛤蟆顶礼膜拜,进行供奉的习俗。

从方言词汇看风俗文化

方言词汇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首先,可以反映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心理,借此可以考证历史文化。如“玉米”这种农作物,从北方各地的名称,似乎把玉米看成是我国土产的农作物。然而,在闽方言区,却把它称为“番豆”。这个“番”字,意味这种农作物是舶来品,而非中国本土之物。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把银元称为“番钱”、外国人称为“番囝”、地瓜称为“番薯”等等。其次,可以反映出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特征。北方人往往以面食为主,南方人则以米食为主。因此,北方人吃稻米煮成的饭时要说“米饭”,以示与日常的“饭”相区别。而南方人吃饭向来就是吃米饭,所以不必用别的词,但是偶尔吃面当饭时,都要说“面”,以示与日常相区别。再次,方言词汇谐音而造成有趣的民俗文化现象。我们方言口语中把鸭蛋称为“太平”,原因是本地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取“压”了“乱”就会有平安之意。本地民间婚俗,在新婚夫妇进洞房前,由年长女性向寝帐抛撒花生等,谐“生子”之意。而每逢亲友拜年,都要送上桔子,也是本地方言中“桔”与“吉”谐音的缘故。还有本地疍民吃鱼时,吃完半边鱼不能翻过来吃另一边,而要小心地把整条鱼脊骨挑出来,再吃另一边鱼肉,这是忌讳翻船的“翻”字。总之,方言词汇由于长久根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进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风趣各异的民俗文化。

从方言词汇看民情世态

“信巫鬼、重淫祀”,自古以来一直是福建民系的一大特征。《八闽通志》记载:“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如果有机会深入闽方言区乡间基层走访,你就能发现各种千奇百怪的神祇以及各类民俗、迷信活动。宁德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祭祀祖先上。不论清明还是中元,北方的祭拜更偏沉重肃穆,对逝去之人多怀缅之情;南方则相对隆重热闹,清明踏青,中元庆收,全然不见悲沉之气。旧时宁德每逢清明、中元等重大传统节日,都有“请祖翁”的习俗,祭品多为平日餐桌少见的珍肴佳馕。尤其是中元节期间,有的村庄前后历时半个月,轮流举办“做普渡”活动,轮到做普渡的片区,那天就要做很多好吃的东西祭祀亡灵,然后宴请亲戚朋友,谁家的客人多,谁家就有面子,请不到客人的大抵是为人很失败的。还有表现在对丧葬的习俗上,闽东自古交通闭塞,长期受到闽越土著等民俗文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习俗。比如沿海地区办丧事,拘于繁缛之习,以奢侈为荣。从初丧、吊唁、做七,一直到出殡、做墓、百日等仪式,大张旗鼓,耗资巨大。在山区,免除了做七、百日这些习俗,丧事显得拘谨、简朴,却又不失隆重。宁德方言仍然保留许多有关丧葬的词汇,旧时闽人多土葬,十分注重堪舆之术,往往在世时就筹划未来之事,生前就准备棺木、坟墓。逝者收敛之后,但凡生辰不合者,就要“停厝”或暂寄“丁寮”多年,以备来年下葬。下葬后一年,还要举行隆重的“补葬”,即土葬后拾骨殖入瓮,才入土埋葬。目前,火葬已成了乡村的新风尚,传统丧葬仪式逐步消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再者,热衷巫术。本地人把迷信中神灵的附体称为“侗身”,把帮助让神灵附体或退出的神汉称为“侗头”,把能让神灵附体后与人沟通的神汉称为“侗籽”。人在死后七天做“七日”时,要请神婆“讨故人”,凭借神婆的“侗身”向逝者嘘寒问暖,祈求保佑子孙后代荫福。还有一种民间的扶乩行为,本地称为“降乩”,又称扶箕、扶鸾、挥鸾、降笔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称为“孪生”或“乩身”神明会附身在“孪生”身上,写出一些潦草字迹,以传达神明的想法。宁德民间还流传不少“碰讲”故事。“碰讲”,即镜听,是古代占卜法之一。凡遇到大事不决,祷告过灶王爷后,将勺子放入盛满水的锅中,拨勺旋转,然后按勺柄所指方向出门偷听,以占吉凶休咎。这些封建迷信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现在已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同时,熟语和歌谣是表达词汇最具活性的手段。这种特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蕴涵最丰富,所折射的人文世界最精彩,所表达的处世道理最深刻,它们所反映的世态人生最形象。就宁德熟语而言,有描述阶层分化的“官三、民四、乞食五”,有赞美家乡秀丽的“噢嗬澳,斗帽宫前”,有反映生活经验的“搦猪囝,看猪母”,有再现辛酸岁月的“芋卵上街,鸬鹚嗷街”,有劝导破除迷信的“尽涂塑佛”等;也有揭示人生消极态度、世态炎凉的“临生囝,甲骹桶”“后荐食切面汤”“鬼搦无命侬”“鳗猪食软鲟,罪及鸡姆孵”等:惯用语有“红头白蚁”,喻败家子;“食骨天蛇”,喻为败家子把家底败光等;歇后语有“金鳞问百——蜀代不如蜀代”“指头生天蛇——曲倒里”“云淡侬请亲家——碗碗都是鱼”,等等。

沈兼士在《段砚斋杂文·今后研究方言新趋势一文》中说: “歌谣是一种方言的文学。”宁德民间歌谣源远流长,富有浓厚的民俗特色和时代特征。从内容上可以有如下几大类:1.诉说旧社会人民苦难的;2.怨骂反动统治的;3.劝告人们学习的;4.说唱人情世故的;5.歌唱劳动的;6.男女言情的;7.儿歌,等等。

从歌谣的结构来说,绝大部分都用七字句,此外尚有三字五字、三字七字结合的,其中也有用“采茶调”“白扇调”“沙罗带调”等来吟唱的。歌谣中,儿童歌谣是最富有口语色彩的,如《蓝微儿》《嗬嗬咪》《筛漏瓶》等,俏皮生动,轻松活泼。歌谣语言质朴、俚俗,表达方式多以叙事为多,例如《白扇诗》《长年诗》等,深刻地反映了当地的民情世态。

从方言词汇看农业生产

首先,表现在对农田的分类上。在农业社会,农田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所。宁德属于丘陵地带,山多田少,人们对农田极为重视,对农田的分类也相当详尽。古人通常把农田分为两类:一是“堘”,指的是水田;另一类是“园”,指的是旱地或山地。“堘”还分为“肥” “㾪”“畓”。旧时分田地,谁要是分到“畓”,那是哭笑不得,这种水田如同沼泽地,无法耕作,也无收成。其次,表现在农业生产工具上。闽东山区的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常用的生产工具包括灌溉、开垦、收割等工具,山区田地都是依地形而开辟出来,高低不平,需要借助人工工具进行灌溉。一种汲水工具,称为“戽斗”,其形状似斗,用于汲水灌田的老式农具。比如,在没有现代工具以前,仅凭双手“薅”田间杂草,把割稻谷的镰刀称为“镰锲”。再次,表现在农村家庭生活上。宁德人以大米为主食,旧时“大家发”家庭,常以饭甑蒸饭,以供三餐享用。现在已不多见,只有在农村人家操办婚嫁喜庆的场合,才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甑捞饭。但是,谁也不会意识到吃这样的甑捞饭,要经历复杂精细的工序和需要繁多的工具。本地俗话说“一升米落鼎,十样家俬”,是这个道理。其实细数起来,何止十二样:谷砻、风㭠、舂臼、簸箕、篾簟、米䇭、箩筐、米筛、糠筛、升斗、铁鼎、饭甑、鼎铲、笊篱、竹筅、鲎桸、火钳,等等。还有旧社会南方农村隆冬岁月,天气严寒,常用的取暖工具“火笼”,其内核是陶钵或铁钵盛碳火,本地多用陶钵,钵又置于有提把之竹或木笼中,以便携带。明·冯梦龙《寿宁待志·风俗》:“冬日贫儿赤脚披麻,裤不掩膝,而手必提竹炉烘火。尝闻闽人手寒,吴人足寒,陕人头寒,北人腰寒,说或有据。”其中的炭多用“橂炭”,呈乌黑色,质地硬而耐烧,即是《卖炭翁》中所描述“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之炭,有别于木材燃烧后自然熄灭的木炭。旧时冬季闽东山区多有乡民烧炭售于街市,今已少见。

与山区相比,海边群众多从事渔业生产,过滩涉海的工具是必要的劳作手段。在滩涂上仅靠双脚走路会寸步难行,旧时渔民发明了一种运输工具,类似今天的“橇”,以整块粗木或数块木料制成,于滩塗推送货物。近海沿江渔民载物仅靠桨划的舢板,称为“扒舴囝”。然而,在过大江大海甚至远洋捕捞时,则要用上“山东船”“机帆船”。船舶靠岸称为“艐”。靠岸时,连接堤岸与船舶的简易搭板,俗呼“艞板”。木船用久了,船底长满“蛎”和“浞”,就要“焅燃船”,即用火烤干船的底板,使船变得轻飘,行进得快。本地有熟语“焅燃船,刮刷鼎”,指的是烤然船底,刮光锅底。用以形容现做现见,成效明显。

钟逢帮先生是宁德方言本地籍方言专家。宁德六都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又在广西大学中文系读了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学。他毕业后分配在政府工作,但没有就此告别自己学有专长的汉语方言学,仍然在工作之余继续研究。钟先生在2007年出版了《宁德方言熟语歌谣》一书,深受读者欢迎。接着又花数年时间,编著了这部《宁德方言常用词典》。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