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因为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麋鹿最早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后来又出现在黄河流域,而且数量非常多,“麋鹿满之”(《墨子·公输》),它的名字穿越在《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古代史籍或诗文中,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姜子牙的师傅元始天尊助他伐纣兴周送他的三件法宝,其中之一就是麋鹿,供他坐骑。
古时候因为麋鹿数量多,所以被猎取的机会也多,从而造成麋鹿逐渐减少。成语“逐鹿中原”中的鹿就是指麋鹿,出自《史记·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是一种古老的狩猎行为,很能表现男人的阳刚尚武,后来逐渐演化成了建功立业的代称。
《左传》记载的“邲之战”中就有射*麋鹿的情节。邲,古地名,在现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西面。
邲之战是晋楚争霸继城濮之战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战役。公元前597年,楚国染指中原,攻打郑国,晋国出兵救援郑国。晋军渡过黄河,在邲地与楚军对峙。
楚军有三个猛士,自愿驾驶一辆战车打头阵。他们是许伯、乐伯、摄叔。许伯居中负责驾车,乐伯在左持弓箭负责射*敌人,摄叔在右执长枪刺*敌人。
三人乘战车冲到晋军阵前,许伯猛然驾驶战车来了个急转弯,趁此机会,乐伯拔出利箭射*敌人,摄叔用长枪刺*了一位将官,还抓住了一个俘虏,随后驾车返回。
晋军哪还罢了,鲍癸带兵从后面追击他们,并从左右呈V字形夹击。乐伯左右开弓,射得晋军人仰马翻,死伤无数。这时,他手中的箭只剩下一支,晋军还在追击,突然有一只麋鹿出现在战车前面,乐伯灵机一动,不再射晋兵,却把这最后一支箭射向麋鹿,麋鹿应弦而倒。摄叔下车背起死鹿,迎着鲍癸带领的晋军跑去。
鲍癸命晋军将他们三人团团围住。摄叔不慌不忙地说:“由于时令未到,想奉上的好东西暂时还没有,刚射了一头麋鹿,给将军您和弟兄们打打牙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