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秦国看重法家,并不意味着别的国家也会以它为榜样,采用法家之说了。事实上,大多数诸侯国对于秦国的这一套是非常反感的,认为这是不义的暴政。连老百姓也不愿意在秦国的治理之下。导致秦赵两国大战的韩国上党问题就是明证,当时,韩国将上党地区献给秦国,但上党的官民们不愿意接受秦国的统治,因为秦法严格,百姓犹如囚犯。于是他们违反韩王的命令,把自己献给了赵王,从而激起了秦赵两国的怨恨,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发生。
在战国地图的东边,靠近大海之处有一个国度叫齐国。这个国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在战国的最后40年中,其他诸侯国都打得眼睛出血了,它居然保持了安宁,几乎没有跟其他国家有过摩擦。
发生这样的现象,实在是不符合战国的定义了。那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它的立国思想有关。
齐国,在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拥有不一样的统治者。在春秋时期,它的公室姓姜,也就是由周初姜尚一脉遗留下来的。而在战国时期,它的公室姓田,其祖先原是陈国公子,因避乱来到齐国,受封于田,并进而发展成为齐国的大世族,最后篡夺了齐公室的权力,自己登上了国君之位。
由于这样的出身,齐国在当时受到了很多人的责骂,认为田氏窃国,不是仁义之举。这也成为田氏的一块心病。为此,他们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治国思想来给自己构建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