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
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或毛叶桑寄生等的枝叶。
桑寄生: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等地。
毛叶桑寄生: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甘,平,无毒。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主金创,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主除腰痛,去风湿,健筋骨,充肌肤,愈金疮,益血脉,长须发,坚齿牙,安胎气,下乳汁,止崩漏,折其茎深黄色者真。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苦,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壮骨荣筋,止血通乳。
桑寄生通达经络,驱逐湿痹,治腰痛背强,筋痿骨弱,血崩乳闭胎动,腹痛痢疾,金疮痈疽,坚发齿,长眉须。
《玉楸药解》
归肾、肝经
别名《神农本草经》
桑上寄生、寄屑、寓木、宛童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桑寄生
(《本经》)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等。桑寄生能祛风湿,舒筋络,治疗风湿痹痛;而尤长于补肝肾,强筋骨。故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者尤为适宜。常与独活、牛膝、杜仲、当归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2.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本品补肝肾,养血而安胎,可治肝肾虚损,冲任不固之胎漏、胎动不安,常与艾叶、阿胶、杜仲、川续断等配伍。
【用量】10〜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