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动物图片,烽火连三月搞笑图片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3-11-04 06:32:47

引言

唐代杜甫在《春望》中写过这么一句话“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为古时的交通并不发达,所以一封书信就算快马加鞭也要很久才能到达,而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古人发明的烽火狼烟,传递信息也只是在短时间内,而且内容并不明确,一些动物传递信息的功能被开发了出来。

动物中一些颇具灵性和特性的种族往往都被训练且投入到了战场中使用比如二战训练的军犬排雷,就是利用狗敏锐的嗅觉和相对于排雷兵低廉的训练成本。还有我国古代就开始训练的飞鸽传书,古代缅甸的白象兵,这些都是利用动物在战场上传递信息的一些事例。毫不客气的说,有时候动物在战场中起到的作用甚至能够对结果的胜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烽火连三月动物图片,烽火连三月搞笑图片(1)

▲信鸽近照

01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利用鸽子传递情报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了历史的血泪教训和前车之鉴,因此我军将士一旦发现鸽子,率先要做的就是马上把鸽子击落。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时候,人们就想到了利用鸽子飞行的优势传递军令,或者有从急的事情也能用鸽子传递消息。鸽子是会认巢穴的,所以利用这个特性,飞鸽传书就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先将本来就认识家,养在家里的鸽子带到别处,再从另外的地方让鸽子带着要传递的消息飞回家里的巢穴,经过相应的训练,能够迅速传递消息,还不容易被捕捉的信鸽就由此诞生了。

烽火连三月动物图片,烽火连三月搞笑图片(2)

▲侵华日军剧照

在当时,清廷与日本的关系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的地步,日本也顺势向朝清廷购得三百多只军鸽。当时我国军鸽的数量并不在少,他国有求,清朝政府认为卖了也就卖了。不过一时的生意做得好,清政府卖出去的这批鸽子却为以后抗日战争留下了隐患。通过不断培养繁殖,到1931年军鸽的数量已经达到过万的数量,这些鸽子为日军传递情报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毕竟谁也想不到在电报等工具出现以后还会有军鸽的出现。

烽火连三月动物图片,烽火连三月搞笑图片(3)

▲鸽舍旧照

日军很清楚发送电报或者打电话会给敌人空挡和机会监听,从而使得情报泄露,所以军鸽就成为了日军当时传递消息的一个可靠途径,毕竟就算是朝着天上打,也是很难打中这小小的目标。就这样,中日交战之际,有不少人能够看到日军军营边有鸽子出没,当时这些人只是单纯地认为日军要用鸽子作为肉食。直到后来,日军在南京的军鸽管理所被发现,人们这才知道日军培养这些鸽子的险恶用心,鸽舍分布在各个日占区的中国土地上,稍微想一想就知道了这些鸽子的真正用途了。在当时电报和电话已经成为主流的战场信息传递方式的时候,日军居然反其道行之,利用鸽子来传递消息。

烽火连三月动物图片,烽火连三月搞笑图片(4)

▲八路军战士剧照

02

知道了这些鸽子的真正用处,我方士兵和人民群众就不能再坐视不理了,一旦发现日军大营的鸽子,士兵都会第一时间开枪打掉,民间也自发用陷阱、毒药把这些鸽子消灭掉。在当时无法反抗日本人,人民群众就打掉他们的工具,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但是训练过的军鸽,并不是那么好对付,而且数量足够的情况下,难免会有鸽子逃脱,继续给日军传递消息。为了一网打尽这些鸽子,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打鸽子队伍想了个好主意。

烽火连三月动物图片,烽火连三月搞笑图片(5)

▲鸽舍内景

打鸽队假意接近了军鸽管理所的日军,经过长时间的潜伏获得了当时管理所日军的信任,还经常给日军送吃食,军鸽管理所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军械物资,一来二去日军也就对打鸽队的人放松了警惕后来打鸽队趁着日军没注意,偷偷溜进军鸽管理所里,在喂养军鸽的食物和水里面下毒。鸽子的数量骤减,一时间使得军鸽的传递作用趋于零,日军的通信方式又只剩下了电报。后来南京日军被赶了出去,军鸽管理所里的鸽子都被留了下来。当地群众都冲进军管所,把这些鸽子带回家,填了肚子。

结语

西汉司马迁 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写道:“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这些鸽子虽然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但是它们的行为的确是在为日军的暴行提供便利,说一句助纣为虐,也是不为过的。

参考资料:

《日中战争史资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