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第59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说,火焰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蹬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八卦炉,有余火落到地上,化生而成。并描述其为:“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西游记》中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使得火焰山令人“闻热丧胆”,也让人产生了因为火焰山的存在,才使得吐鲁番酷暑难耐的误解。
事实上,火焰山只是吐鲁番盆地中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岩,长不过百公里,宽不过十公里,平均海拔500米。
但由于土壤的组成成分不适宜植物生长,山上寸草不生,而且常常被风化沙层覆盖。夏天,灼热的阳光下,红色的砂岩上有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热气不断上升,红色砂岩似团团烈焰在燃烧,熠熠发光,火焰山由此而得名。
可以说火焰山的形成是吐鲁番炎热天气的果,而不是因。
那么吐鲁番为什么如此炎热呢?
我们知道,北极之所以冷,是因为离赤道远,非洲之所以热是因为离赤道近。那么吐鲁番,位于北纬42度,比海南三亚(北纬18度)高了二十多个维度,却荣登中国热极的宝座,6-8月平均气温都在38度以上,夏季最高气温有49.6度的记录,中午沙面温度最高达82.3度,是赤道拐弯偏离了?还是有其他的隐情?
首先,海拔太低,离地心太近。吐鲁番是中国地势较低的地方,最低点艾丁湖湖面比海拔还要低155米。海拔越低则气温越高,平均每低100米,气温上升0.6度。
其次,盆地地貌影响散热。吐鲁番是一个典型的地堑盆地,热气积聚,难以与外界空气交换,周边的高地挡住了冷空气的侵袭,所以异常炎热。当地民间流传着“沙窝里蒸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的说法。
第三,离海洋太远。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内陆地区,最近的海离新疆也有2600多公里。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天上既没有云彩阻挡阳光热量,地面又没有水分蒸发消耗热量,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
总而言之,吐鲁番的炎热是由海陆空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火焰山只是其炎热的一个地理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