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五星与北斗七星,北极四圣和北斗七星

首页 > 自然 > 作者:YD1662024-05-03 02:37:19

北极五星与北斗七星,北极四圣和北斗七星(1)

编者按:

今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郑州的青台遗址发掘出“北斗九星”遗迹。由7个大小不一的罐子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另外还有两个罐子分别放置在两侧。这样的排列形状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形式高度契合,专家据此确认此处为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就此揭开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北斗九星”的真实面目。这也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出的最早的北斗九星遗迹。以下是郑州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的研究文章,题目为《荥阳青苔遗址仰韶文化北斗、圜丘等一组遗迹及相关问题研究 》。由于涉及专业知识较多,可能在阅读的时候会有所困难,如果您不是专业人士实属正常,不用沮丧,希望能够对感兴趣的朋友有所裨益。并以此文,向研究者们表示敬意!


北极五星与北斗七星,北极四圣和北斗七星(2)

青台遗址发现的北斗九星附近的黄土台实际就是北极星之附近。其中9个陶罐应该代表北斗九星,7颗星的具体内容容易识别,关键是8、9两颗星是何星相需要论证。青台考古材料中的编号8的那个陶罐代表的并不是历史上北斗九星中的辅星即Alcor,也即大熊座80,又名开阳增一。该星与主星开阳角距:11'49,与北斗七星中的开阳相连构成伴星,亮度3.95。我们这样认为的主要原因是该星与开阳的相对位置,明显不呼应青台北斗九星中编号8与1编号6两个陶罐的相对位置并不。不过有的古代星图中在开阳右端有一定距离的也名左辅的星与8号陶罐基本相符。从星图看,编号为8的那个陶罐代表的有可能是以下几颗星:编号为83UMa的变星,星等约4.60,也可能是HIP66893,星等曰6.90,或是81UMa,星等约为5.60,或也可能是83UMa,星等约为4.60,属于脉动变星,或也可能是HIP67103,星等约为6.45等。其中HIP67103是较为可能的。另一个编号为9的陶罐可能即是北斗九星中的另一颗,按照文献及古代星图,即弼星。依星图,有学者认为古代的弼星可能即是猎犬座24。该星星等4.70,但是其并不符合青台遗址的考古发现。从星图看,猎犬座24位于北斗七星的第6、7颗星附近,而青台遗址发现的编号为9的陶罐位于第5颗星附近,从清•何君藩《步天歌》“开阳东北辅星连, 相在衡南最近权”及相关古代星图看,可能是相(不太可能是太阳守),即北半球的拱极星—猎犬座的5 CVn。不过若青台九星图像位置较为准确的话,更可能是HIP61631这颗恒星,其星等约为6.85。《宋史.天文志》说:"第八星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见;第九星曰辅星,在第六星左,常见。"这些与青台北斗九星中的8、9也明显不符。还有些关于8、9两颗星为内辅、外辅的说法,像《云笈七笺·日月星辰部》云:“北斗九星,七见二隐,其第八、第九是帝皇太尊精神也。汉相国霍光家有典衣奴子,名还车,忽见二星在斗中,光明非常,乃拜而还,遂得增年六百。内辅一星在北斗第三星,不可得见,见之长生,成神圣也。外辅一星在北斗第六星下......起视之吉。”不过位置与青台北斗九星也不相符,倒是北斗七星,实为九星,七现二隐与历史上的北斗九星中第8、9两颗星亮度低的情况非常相符。《汉书·天文志》云:“北斗七星,用昏建者杓。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蜂。”参考《淮南子.时则训》看,这是一种有天文观测依据的九星说,但是依然与青台遗址北斗九星不符。这说明中国古代的九星之论确实有早期依据,但是关于8、9两颗星呼应的具体星官的记载则是不同的。

北极五星与北斗七星,北极四圣和北斗七星(3)

为何在七星北斗附近再增加两颗星为九星呢?并且是亮度不明显的星呢?把玄戈、招摇作为另外两颗星的九星论有观测学的依据,把开阳附近的Alcor星增加到九星中也有观测学的依据。把其它周边星等的星增加到九星论虽然也有观测学依据,然而这类增加为九星的行为更多地还是由于古代的数术使然。诸多道教数术中还有一些关于北斗九星的论述,虽然有的另外两颗星是什么不易明晰。综合地看,由七星配二星共成九星,其运行就产生了很多特殊的变化,道术认为易于形成北斗七星打劫等奇局,同时九星与 “易经”、“河图”、“洛书”(《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黄帝内经·素问》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先后天八卦等可以进行关联,并可以用来运算天地人文的各种吉凶,来概括宇宙万象。这里尤值一提的,是以九星为一组,可能还隐藏着北极控北斗、北斗九星控制九天、九地至少是九方的古代思维,以及控制天之九部、地之九州的思维。其实中国古代的二十八宿或二十七宿沿着周天而布置,与这些思维也是相符的。

北极五星与北斗七星,北极四圣和北斗七星(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