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印度发生的大规模蝗灾让作为邻居的我们也开始有点慌了,足足4000亿只蝗虫,要是过来了那还得了?今年的蝗灾的规模堪称空前,它们从东非开始出发,横扫南亚越过巴基斯坦并直逼中国边境。每3000万到5000万只蝗虫可以覆盖150公里,一天吃掉200吨各种植物,而人类作为以耕种为主要谋生方式的物种,对这些区域的人民打击可谓空前巨大。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吃草的虫子那么多,却很少听说有像蝗虫一样达到“遮天蔽日,神明震怒”的规模。比如我小时候经常捉着玩的尖头蚱蜢,其实这也是一种蝗虫,学名叫稻叶大剑角蝗(Acrida lata Motsch),但是它们似乎就没有出现过大量成灾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社会性昆虫的力量大因为蝗灾并不是单纯地数量多,它们是真的在“组团推进”。
我们知道昆虫的体型很小,并不具有智力。但是这些小东西在某些时候却会表现出类似智能的行为,比如蚂蚁可以找到最短的路,白蚁可以建造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蜜蜂能通过跳舞蹈来传递蜜源的信息。那这些小东西是如何做到这么复杂事的呢?
当蚂蚁移动时,会释放信息素,这样它们就可以“闻着”自己的气味回到巢穴。在某只蚂蚁在发现食物后,就会回到巢穴并释放另一种信息素,其它蚂蚁接收到信息素后,就知道只要根着这只蚂蚁的气味走,就能找到食物,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逻辑,对昆虫的小神经节来说不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