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山区,小麂、毛冠鹿、斑羚、鬣羚算是最常见的四种偶蹄类动物,但鬣羚的目击率最高,耳长像驴,颈鬃像马,尾巴像鹿,蹄子像牛,与驯鹿、驼鹿、麋鹿并称为四个“四不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秦岭山中这个“四不像”,一个整合了诸多有蹄类特点的“奇兽”。
传说中的的“天马”
全世界总共有6个种 秦岭里是中华鬣羚
鬣羚看着像羊却属于牛科、鬣羚属,全世界总共有6个种,中华鬣羚、南鬣羚、喜马拉雅鬣羚、红鬣羚、台湾鬣羚和日本鬣羚。中华鬣羚分布区域最广,秦岭山中的鬣羚就是中华鬣羚。西藏分布有喜马拉雅鬣羚,不久前在云南省高黎贡保护区红外线相机拍到了红鬣羚,让红鬣羚不再是缅甸的特有种。日本鬣羚,长相最为奇特,又被称为“日本长鬃山羊”,颜值非常高。
鬣羚因其最早是在印尼的苏门答腊被发现的,因此又叫苏门羚。而民间又把鬣羚称为明鬃羊,山驴子,岩驴,天马等。藏语里,鬣羚被叫做“jiagula”,音译过来有点像“岩石上乱七八糟的花斑”。应该是形容它很神经质,属于应激反应大的一种动物,遇见人总是立刻受惊似的乱蹦乱跳地逃跑。
攀山飞岩的秘密
蹄子后端宽阔 中央还有“吸盘”
中华鬣羚重要的特征就是白鬃、红腿、黑身子,具有非常好的攀山飞岩的能力。据《黄山志》记载:“天马,常飞腾天都莲花诸峰”,“银鬃金毛,四足皆捧以祥云,须臾跃过数十峰”。“银鬃金毛”很好地契合了鬣羚背上和马一样肆意散开的鬃毛,其在岩石和山间飞花摘叶、如履平地的能力,都像极了一匹跳跃飞跨、腾云驾雾的“天马”。超乎寻常的攀岩能力是因为鬣羚的蹄子是由两个紧密靠在一起的蹄组成,前端窄尖,后端宽阔,四周环以角质,中央为柔软的部分组成,像一个吸盘,使其能够稳稳地站立或跳跃在陡岩之上。底部还有灵敏的触觉神经,受到刺激后,大脑会立刻作出反应,调节重心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