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气温逐日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真正的寒冷和昼夜温差的巨大反差,秋分过后,才会真正来临!秋分是一年中的阴阳平衡点!遇此一年一度的天地契机,秋季调理必不可少!
此节气后的养生,应重在养“收”、养阴。所有与升阳、散阳有关的情绪、运动、饮食、穿衣都应有所收敛、节制。
起居需收敛
01
睡眠要节制
在此昼夜平分、阴阳相半的特殊节气里,起居作息也应顺应日照规律,改变暑天晚睡早起习惯,恢复早睡早起的平行节律,避免贪睡多睡损人正气,也避免熬夜透支耗损阴精。
不过,为了保养肺的秋收之气,秋季起床时间可比春夏季节稍稍迟点,最好不要超过六点。
02
保暖要节制
秋分时节不甚寒冷,是秋冻的最佳时期,因此,平日活动时不要一下穿得太多、捂得太严,防止厚衣覆盖而致身热汗出,损阴伤阳,日常只要做好腰部、腹部及后背部的保暖即可。
不过,秋分之后昼夜温差加大,不宜再睡凉席,晚上睡觉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盖好薄被,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不宜再盖毛巾被之类比较单薄的东西了。
03
运动要节制
秋季自然界变化处于“收”的状态,人体与自然相应,阴精阳气趋于收敛内养,故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一规律,不宜做强度过大的运动,以防阳气耗损。
太极拳、八段锦、健身球、散步、钓鱼、郊游等,适宜大多数人进行。
秋分·预防
1
呼吸系统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下雨时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另一方面,秋季干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等症状。
2
过敏性鼻炎
冷空气一来,很多人最突出的感觉是鼻子不舒服。气温骤降不但会使急性鼻炎患者增加,尤其是儿童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患者要是没有做好保暖措施,也容易在此期间病情加重。鼻黏膜下布满血管,能使鼻子起到过滤、调温以及湿润的重要作用,秋冬季节冷空气来袭,就会对鼻黏膜造成刺激,鼻腔发痒、喷嚏不断,感冒风寒接踵而来。
3
肠胃炎等疾病
天气渐渐凉爽,食欲会有所增加,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加上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可能诱发肠胃炎等,导致腹泻。此时也是肠道传染病全年发病的第二个高峰期。所以,秋冬季要防脾胃受寒,不可赤膊贪凉。
4
心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季节更替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是因为,夏天吃的药和秋冬吃的药量和药效都有所不同。夏天热,血管扩张,可能剂量较小;而秋冬天气转冷,血管收缩,则需要增加剂量或根据病情换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5
皮肤干燥脱皮
秋天来了,老人皮肤更容易显得干瘪、干燥、脱皮,尤其在脱衣时产生一种“万里雪飘”的感觉。老年人皮肤干燥、瘙痒常发于天气干燥的秋冬两季。人体在衰老之后,身上的新陈代谢会明显减弱,而且老年人的皮肤比年轻人更为薄弱,皮肤的胶原蛋白流失严重,保水功能和分泌油脂的功能下降了。皮肤缺水后还会引起局部收紧,瘙痒,接着就是抓痕。
清淡饮食
雨水天少吃水果
秋分时节饮食宜清淡,不要过食辣椒、油腻煎炸或太咸的食物,每天的饮食应以米饭为主,蔬菜的量少于饭量,肉类一天不超过2两,加食鸡蛋牛奶,每餐八分饱为宜。
雨水多时少吃水果,尤其是一些体质弱、脾胃差的市民更要慎食。秋燥较重时,皮肤干燥,此时可适当吃点时令水果,但一天的量不宜超过100g(约2个鸡蛋重量),且最好分开上、下午餐间吃。
胃火重者:
通常表现为口臭等症状。
可煲麦冬石斛炖瘦肉汤、或润燥养胃的冰糖炖银耳莲子百合、冰糖炖陈皮雪梨,但注意不宜过甜。
肝火旺者:
通常表现为口干口苦、失眠、脾气暴躁、两鬓斑白等。
可用夏枯草炖猪横脷(猪胰脏),或独脚金炖牛肝。其中,夏枯草选带根的效果更好些,尤其是天气热,很多人晚上睡不好,可以用夏枯草全草煲汤或者煲水喝。
脾虚湿盛者:
通常表现为四肢乏力困倦、大便稀烂、腹胀没食欲。
可饮用白术陈皮瘦肉炖汤。
来源: 约见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