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遇到以下困扰:
一碰到糟心事,心情总是火急火燎;
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你反复斟酌,极度敏感;
为了争取眼前业绩,不惜与同事全力相争,结果丢失了更大机会。
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容易心急、心眼小、目光短视带来的后果。
要破解这些难题,其实可以从一种动物身上,学到一些生存的智慧。
这种动物,就是长颈鹿,它有三个特点:反应慢、心脏大、脖子长。
图源:全景视觉
据说,当长颈鹿走过一个水坑时,过半个月才能感觉到自己的腿湿了。
这种说法虽夸张,但却能形象地反映出长颈鹿的反应总是慢半拍。
长颈鹿长得很高,上身供血要依托那颗很大的心脏才能把血液送上去。
而长颈鹿的脖子之长,更是迄今陆地动物之首。
长颈鹿身上的这三个特点,也可以巧妙地运用到人的生存智慧中。
反应慢一点:慢而有持,终能成事
伊朗有句民间谚语:“疾驰的快马,往往只跑两个驿亭,从容的驴子,才能日夜兼程。”
有时候一味地追求快,反而耽误了工夫。
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方能求胜。
听过一则故事:
一名男子挑着满满的一担橘子进城,此时天色已晚,他心中有些着急。
这时对面走来一位老者,男子便问:“老人家,城门关了吗?”
老者低头看了看他的一担橘子,答道:“还没,你慢些走,还来得及。”
听了老者的话,男子有些不悦:“这老头,安的什么心,天色已晚,还叫我慢点!”
男子遂加快脚步,谁知一不留神,脚底一滑,橘子撒了满地。
老者赶忙过来,边拾边说:“叫你慢点慢点,来得及,现在倒好,拾完这筐橘子,城门倒真关了!”
有时候,慢就是快。
就像俞敏洪所说:“不急不忙,慢慢来。越是着急的时期,越是不好做的事情,就越是需要想周到再去做。”
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时才除掉了压在头上擅权的辅助大臣鳌拜。
这个过程中,他的祖母孝庄太后功不可没。
康熙年幼时,为了避免多尔衮夺权,孝庄不惜以太后的身份下嫁,封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去世后,康熙还未成年,此时的朝政被四位顾命大臣把持。
鳌拜也越发骄纵专横,根本不把康熙放眼里。
面对当时的局势,孝庄深知时机还不成熟,没有让年幼的康熙急于夺权。
她一方面隐忍退让、委曲求全,另一方面思考与鳌拜一党抗衡的办法。
她把顾命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嫁给康熙,做了康熙的第一任皇后。
这种做法,一方面稳住了索尼一族,避免索尼一族遭到鳌拜一党的迫害;另一方面,也让那些不愿攀附鳌拜的官员,拜在索尼门下,一起对抗鳌拜。
此后,鳌拜一党被除,康熙真正夺回了亲政的权利。
孝庄太后可谓是那个把“慢”的智慧用到了极致的人。
图源:全景视觉
鲁迅曾经说过:“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因为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思虑太多却徘徊不前;最快的脚步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始终坚持不懈。
欲速则不达。
欲成事,心要稳,步要缓。
不妨学学长颈鹿,一步一个脚印,方能到达最终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