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在太空“旅游”了6个月的特殊“乘客”结束“旅程”顺利出舱,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牧药所)的牧草种子。依托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此次兰州牧药所搭载了紫花苜蓿、燕麦、中间偃麦草、红三叶等牧草种子21份,共计158克。这些在太空“旅游”了6个月的种子都有什么奇遇呢?
精挑细选“天选之种”
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品种。航天诱变育种是一项创新型育种方法,在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材料挖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强等特点的品种,同时可以缩短育种周期。
“这次我们送上太空的种子主要是优质的牧草种子。我们会根据育种目标确定要搭载的品种或新品系,对每一颗种子都精挑细选,这些种子是名副其实的‘天选之种’。以紫花苜蓿为例,航天诱变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抗逆性(寒、旱、盐)。”兰州牧药所抗逆牧草育种与利用团队首席专家杨红善说。
从2008年开始,兰州牧药所的牧草种子就开始了“太空之旅”。迄今为止,兰州牧药所先后10次将牧草种子送入太空,并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上成功搭载1株紫花苜蓿试管苗。兰州牧药所在国内牧草航天育种领域研究基础扎实,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