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我们为您挑选了如下十件值得关注的政经新闻,包括国债受热捧、财政部和央行都有动作;村镇银行加速退出历史舞台;立法工作持续近二十年的能源法进入新的立法阶段等。
细究来龙去脉,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事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与趋势。
近期投资者积极认购储蓄国债,部分银行出现了“一债难求”的情况。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在4月22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4月发行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首日即售出计划发行额的99.7%,进度明显快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
李先忠表示,“一债难求”核心是需求旺盛、供给相对不足,并表示财政部将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的限额。
解读:理财不再刚兑、基金收益低迷,加之近期大额存单暂缓销售、银行存款利率降低,投资者急需一个安全的资金去处。今年4月发行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分别是期限3年(利率2.38%)和期限5年(利率2.5%)两种。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部分国有大行的大额存单利率,3年期和5年期的产品利率已然跌到2.3%—2.4%之间,国债的优势就此凸显出来。国债通常被视作较为安全的投资产品,但也有产生亏损的可能,比如提前赎回。按照相关规定,购买储蓄国债半年内赎回没有利息,还要支付银行承销0.1%的手续费,假设在购买国债后半年内赎回,1万元的投资就会亏损10元。
4月23日,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也提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解读:这是QE(量化宽松)吗?显然并不相同。量化宽松通常发生于低利率或零利率时代,在市场已经没有降息空间的情况下,才需要央行以直接购买债券的方式继续为市场“输血”。国内目前的利率显然远未到这一时刻,未来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配合长期国债发行,可能是此次央行购买国债的重要目的。在近年来解决地方债的压力下,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吃紧。未来财政部发行长期国债后,由金融机构在一级市场购买,同时由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来控制总量和节奏,二者配合,可以防止大水漫灌或者流动性不足的出现。
近日,多家村镇银行被发起行收购并将转为母行分支机构,所涉村镇银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重庆、广东和北京等地。在发起银行完成收购并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权利义务后,这些村镇银行将被解散。
解读: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内就有至少7家村镇银行被解散,今年以来,也有数家村镇银行获得当地农商行或城商行的增资,又或是直接被合并。
早年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后,农村金融出现缺口。2006年12月,原银监会提出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个省份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试点。村镇银行的设立初衷是服务三农,但在近些年银行业竞争加剧、业务下沉的背景下,不少村镇银行通过“高息揽储”在夹缝中求生存。
互联网平台的加持,更让这些小银行突破了地域限制、走向全国,不法分子甚至瞄准了手机银行系统漏洞、挪用存款,引发挤兑危机。如今金融服务伴随互联网已然触达农村各个角落,村镇银行也将逐步走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