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衡阳11月2日讯(记者 谭倩 通讯员 陆璐 闵伟峰)11月1日,“衡阳正青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工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衡阳市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任福荣全面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工业的发展历程,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旭,市国资委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张晓冬,衡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为群,衡阳综保区党工委副*、白沙洲工业园纪工委*刘璋,衡阳松木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廖德萍,衡山科学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小亮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衡阳市发改委在促进衡阳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衡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旭: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市发改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篇布局,着重从“四个优化”入手,为衡阳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市发改委始终紧盯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衡阳实际,坚持规划引领,认真调整衡阳产业布局,全力推动衡阳工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换、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由粗放型向高精尖转换。如今,全市工业基础扎实,结构合理,发展后劲很足。
二是不断优化工业布局。市发改委认真做好工业园区申报和调规扩区工作,实现工业园区科学布局。从空间上看,实现了由分散布局向园区集中布局的转变,全市入园企业已达500余家。从产业分类上看,实现了由单个企业发展向以重点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集聚转变。从“两型”上看,完成了由单纯的资源利用向资源循环利用的转变,目前,全市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1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核准面积一万余公顷,通过实施“135”工程,建成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获得上级奖补资金2.39亿元。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各具特色的衡阳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衡阳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不断优化创新体系。市发改委坚持创新引领,着眼“互联网 ”、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大力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为科技创新争取国省政策资金支持。先后培育创建了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4家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8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争取各类资金达15亿元。形成了衡阳市六大支柱产业,工业发展活力和后劲显著增强。
四是不断优化协调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改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抓铁有印、踏石留痕的责任感,只要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们义无反顾、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勇往直前,作出发改人最大的贡献。
记者:衡山科学城定位为“湘南硅谷”,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园区,请问在发展中是如何展现出强劲动力的?有哪些好的经验?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哪些打算?
衡山科学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小亮:衡阳是创新型城市,衡山科学城是衡阳工业“3311”计划中的“创新高地”,近年来,我们始终贯彻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朝着我们的目标和定位,精诚团结、开拓奋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顶层设计,高标准建设。衡山科学城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5平方公里,包括红树林、凤凰台、未来湖、梧桐国际四个片区,聘请德国著名设计师做了规划设计,充分凸现“山水相融、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特色。目前,高标准建设的红树林一期14万平米建筑已全部投入使用。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定制标准厂房,统规统建,各企业可“轻资产入园”,实现“拎包入驻”,加快企业投产速度。
二、创新方法,筑巢引好凤。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五大产业定位,创新招商方法,采用股权招商、产学研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为引进国内外规模企业和前沿高科技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高效服务。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产学研中心,就能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光纤陀螺生产基地。目前,科学城已获批湖南省首批军民融合示范基地,桑谷机器人、思迈科新材料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多次在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大奖。
三、建好平台,做实科技创新。一流的园区,就是建好平台,形成科技创新的机制。我们用163天建成了衡阳工业博物馆,擦亮了一张衡阳的新名片,找回了振兴衡阳工业的信心,也是衡山科学城的招商宣传平台。建设了全省第一家科技成果交易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科技成果发布、产业协同创新、金融众创服务等正在发挥作用。以科创中心为基础,成功申报并获批了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双创服务、做大企业、人才培育、产业加速等夯实了平台。与北航、南华大学等合作共建实验室,使产学研等创新平台更加“高精尖”,如光电技术、激光增材、导航飞控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已相继投入运营或进入试验检测,科技创新高地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四、“大家”云集,聚天下英才。我们借助市委“人才新政”的契机,与北大、清华、国防科大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建设了刘大响、陈善广、王华明三所院士工作站,今年以来又有北航张春熹、北大周治平、中南大学谢志勇等教授作为B类人才云集科学城。科创中心通过常态化的项目路演活动,给好项目、好企业、好点子提供舞台,做旺人气,汇聚各界英才,科技工作以“梦想试验田、人才聚集区“为导向进一步举贤引智,为打造“创新高地”汇集能量、加速助力。
下阶段,衡山科学城将瞄准“湘南硅谷”目标,力争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园区,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断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一、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红树林创新研发区标准厂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中心商务区及配套区域建设,包括科学家花园、专家村、企业员工住宅、国际学校、星级酒店、艺术中心等,全面提升园区品质。
二、培育优势产业。加强与深圳科技园的合作,优先引进和扶持具有良好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推进以“招企入园”向“招大入园”转变,同步引进上下游企业,培育3-5个主导产业,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和规模。
三、发挥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工程中心和实验室,深化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吸引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科学城,推动产学研用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四、优化企业服务。高标准建设科技要素大市场,持续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包括代办证件和审批手续,提供科技、工商、税务、环保、融资、法律等系列服务,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顺心在园区发展。
记者:请问衡阳市国资委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工业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衡阳市国资委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张晓冬: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衡阳市国资委是代表衡阳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我单位始终以增强活力和提高效率为中心,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在国企改革重点领域和衡阳的工业发展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是完成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我们注重将国企改制与做大做强产业结合起来,引进了央企、省企、上市公司及其他战略投资者,如中国五矿、中油金鸿、燕京啤酒、建滔化工、合力叉车、特变电工、黄金集团等,盘活了存量资产,延续了产业发展,促进了职工再就业。从2000年开始,2003年大规模启动,截至2015年底,全市近400家纳入改制范围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圆满完成,妥善安置职工近30万余人,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依托和运作企业资产,筹措改制成本150亿元,社保挂账20亿元,圆满完成改制任务。
二是加强与优质资本合作共赢。通过央企、省企对接活动,衡阳市共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核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建材集团等20余户央企、10户省企等开展合作,共计完成项目签约50多项,投资总额300余亿元,到位资金115亿元。2017年6月,由市领导带队赴北京招商引资,引进中国五矿投资水口山金铜项目、中核集团投资白沙洲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在衡阳七个千亿级项目中占据两席。今年4月19日,成功举办了湖南省国资委与衡阳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座谈会,充分利用湖南省国资委下属国企在产业、资源、管理、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助推衡阳市在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大提质、大发展。签约的6大实体经济项目,达产达效后总产值将突破500亿元。
下一步,市国资委将进一步抓好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从制度上、供给链上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助力衡阳工业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衡阳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请问在建设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上,是如何做到“换道超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呢?
衡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为群:衡阳高新区从衡阳的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队”的高新区开始就不忘“创新”和“产业”的初心,一直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谋划产业转移。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这一战略中,高新区一直秉承“高”和“新”这两个字的本质,特别是2012年8月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以后,产业上从生产型向创新科技服务型转型,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承载力的创新型园区。在陆家新区布局研发孵化、双创平台、互联网 、大数据产业、商务会展、企业总部等业态,这样一来,高新区就是衡阳地区的创新港、信息港、总部经济区和会展经济区。在衡州大道现代产业轴承接生物科技、文化创意、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加快新兴金融中心、基金广场、电商中心、贝蓝斯医疗科技园、中盈大健康产业园、同祺生物科技园等项目建设,真正成为主题产业 创业孵化 社区服务的发展动力轴。在南部工业区的建设方面,大力推进工业地产升级改造,以“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方式发展工业地产、科技地产。
第二,做好产城融合规划。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重承接好科技创新类的产业转移,将高新区建设成一个创新活跃、产业发达、人才集聚、绿色生态、以产促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一是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新区除了按照智慧城市的标准建设外,重点是强化研发、金融、政务、中介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加快建设好总部基地、会展中心、双创中心、金融中心、虚拟大学城等重点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标准、高水平的配套。二是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新增有效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切实增强产业转移项目的用地保障能力;充分发挥高新投和高新南粤基金的融资功能,实现“园区 产业 基金”的产融发展模式,为产业转移项目提供宽松的融资发展环境。三是提标政策支撑水平。近年来,高新区已经或者准备出台科技创新、总部经济、金融发展、工业(科技)地产和企业孵化等6个方面的政策,下阶段将继续以最实的措施、最优的政策、最高的标准,加快园区的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第三,招商选资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所在,招商不到位,承接产业转移只会是空中楼阁。一方面,根据定位招商。高新区不同其他园区,有其鲜明的产业特色,即科技性、创新性、延展性,因此,招商的重点目标就是那些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能起带动作用的企业。当前,由于东部沿海成本急剧上升,科技企业“逃离一线”已有苗头,如华为去了东莞,小米去了武汉,这正是我们赶上的机遇,抓住了就能实现提质升级、换道超车。反之,如果不管不顾、囫囵吞枣、有商就招,最终可能背离“高”“新”的定位,无法长久、高效发展。另一方面,突出重点招商。产业项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链条、规模、集团,其成本、竞争力就有优势,发展就有潜力。目前,高新区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产业已有基础,下阶段的招商重点就是在此基础上延展、拓宽,最终形成产业链、集团化,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创新型经济。
记者:白沙洲工业园区作为衡阳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衡阳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请问有哪些突出的成绩和亮点?6月11日李克强总理视察白沙洲工业园,勉励白沙洲工业园争当产业转移的领头雁,你们有什么实际的举措?
衡阳综保区党工委副*、白沙洲工业园纪工委*刘璋: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白沙洲工业园于2006年3月成立,2012年底与衡阳高新区联合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现与衡阳综保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园区经过12年的长足发展,已经聚集156个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8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外向型经济企业26家。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亿元、解决就业2万余人。尤其是2017年进出口额、加工贸易额、用工量3个指标总量全市第一。二是产业链完整。现已形成了电子信息、输变电、精密模具、汽车、生物医药、智能物流六大支柱产业。三是优质产业转移企业已经成为园区经济发展主力军。现有承接产业转移龙头企业15家,特别是富士康入驻后,累计实现产值381亿元,缴纳税金11亿元,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李克强总理视察园区是对园区发展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阅。为落实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第一,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企业。主要突出“三抓”,一是抓服务效率,由“一站办理”向“一次办成”“主动介入”延展;二是抓服务落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抓服务创新,千方百计降低电价,工业用电均价从0.82元/度降至0.68元/度,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企业转型升级成本,设立中小企业“助保贷”。第二,推进综合配套,提升承载能力。包括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强化产业配套,加大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目前园区正着力打造富士康“一园一中心”、千亿级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和衡阳市综合保税区外向型经济平台。加强组织配套,大力推进非公党组织全覆盖,“党员示范岗”、职工活动中心等阵地。第三,精准招商选资,增进发展实效。充分用好衡阳与东部沿海等地的比较优势,把一批市场前景吸引力强的项目抢先引进园区,去年以来,园区先后与大型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行业百强企业签订协议总投资244亿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20亿元。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园区上下将继续秉承初心,锐意进取,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争当衡阳工业发展的排头兵。
记者:请问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包含哪些项目?香港建滔集团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他为什么把电子信息产业园这么重要的项目选择落户衡阳松木经开区?目前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何?
衡阳松木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廖德萍: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包括热电联产项目、新增年产10万吨烧碱项目、年产5万吨环氧氯丙烷项目、20万吨电子级环氧树脂项目、铜箔项目、年产6万吨电子级玻璃丝项目、年产2.4亿米电子级玻璃布项目、年产2400万张覆铜面板项目、线路板、石墨烯智能地暖等10个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以上,建成达产后产值将在10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以上。其实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本身就是一个覆铜面板、线路板产业链,热电联产项目为后面的9个项目提供电和蒸汽;烧碱、环氧氯丙烷两个是做环氧树脂的原料,玻璃丝是做玻璃布的原料,环氧树脂、铜箔、玻璃布三个又是做覆铜面板的原料,覆铜面板又是做线路板的原料。
建滔集团是一家在香港主板及新加坡上市的大型集团,拥有4家上市公司,是全球最大覆铜面板生产商、中国最大印刷线路板生产商,中国化工产品龙头供货商之一,现在全国拥有68家工厂,50000多名员工,四大主营业务是覆铜面板、印刷线路板、化工产品及房地产,年营业额超460亿港元。
2003年以来,建滔集团与衡阳市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先后兼并*衡阳市烧碱厂、衡阳市氮肥厂两家国企,成立了衡阳建滔。近年来,衡阳建滔在松木经开区内先后投资20多亿元,已形成年产32万吨(折百)离子膜烧碱、26.5万吨双氧水、20万吨盐酸、20万吨聚氯乙烯、15万吨液氯、2万吨氯化石蜡的生产规模,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盐卤化工基地,也是经开区循环经济的龙头企业。2017年,衡阳建滔实现工业产值24.7亿元,税收1.59亿元。
多年来,衡阳建滔立足衡阳发展壮大,亲身感受高度认可衡阳市优越的营商环境,亲身感受高度认可松木经开区“以企业为上、项目为王”的服务理念及超强行政执行力,香港建滔集团决定将建滔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选择落户衡阳。
到目前为止,建滔年产10万吨烧碱项目现已投产;环氧氯丙烷项目即将竣工投产;环氧树脂项目、覆铜面板项目即将开展建设;热电联产项目、石墨烯智能地暖项目、铜箔项目将会在2019年启动建设;玻璃丝、玻璃布两个项目将会在2020年启动建设。线路板项目选址耒阳大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将同步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