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解答“普洱茶等级”这个专业问题,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那么,还是让我们请专家出场吧——
专家说
▲大益茶道院院长助理、茶道院A类讲师、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硕士赵宝权,常年在勐海从事茶学研究、教学工作,也曾为众多学员解答过各式各样的“小白提问”。今天他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帮助大家对“普洱茶等级”这一话题进行全面的了解。
1
茶叶“分级制”起源于绿茶
以“嫩度”作为定级标准
普洱茶有等级之分,正如大部分茶类都有等级之分一样。而这种“分级制”是依据嫩度来划分茶叶等级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运用于绿茶,即:茶叶的嫩度越高,级别越高;嫩度越低,级别越低。
▲绿茶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有部分人会形成“以等级来评判茶叶的品质”的习惯了,因为这种分级方法符合绿茶本身的特点。优质的绿茶强调清汤绿叶、口感爽滑,所以茶叶嫩度越高时,芽毫会更明显,茶叶中含有的氨基酸含量越高,茶汤的鲜爽度也越高。
▲普洱生茶
但随着越来越多不同品种的茶叶走向全国市场、甚至走向世界,这种源于绿茶的茶叶“分级制”被搬到其他茶叶品类上,似乎就没那么“靠谱”了,因为不同品种的茶叶的特点表现形式可能是不完全相同的。
2
普洱茶国标只针对原料定级
没有对成品茶定级
但普洱茶依然有非常规范的定级标准,当中最权威的指标正是2008年国家出台的《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其主要用途是对普洱茶的质量技术做出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国标中品级的对象指向鲜叶、晒青毛茶和熟普散茶,并没有对普洱茶成品茶进行等级评定。
《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分别对鲜叶、晒青茶、熟茶三者制定了相关等级划分及感官品质特征标准。
1. 国标将鲜叶原料分为6个等级,各等级芽叶指标如下: